天堂的原乡
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曾说: 毛里求斯是天堂的原乡,上帝先造了毛里求斯,再创造伊甸园。我们把句子里的毛里求斯换成兰屿,一点都不冲突。在兰屿短暂待了六天,留下的不只是一张张看了会令人回忆涌上心头的照片,还有不少尘封在我心里最深处,无法取代的兰屿时空
给自己一个去兰屿的理由
我想很多人都很想去兰屿,甚至是列为口袋名单,但一看从台东坐船过去竟然还要两个半小时,有些人就打退堂鼓了。我曾经骑单车环台湾,
接着我想收集台湾的所有离岛,这个就是我非去兰屿不可的理由。哪怕路途再遥远,路程再崎岖,我都是要抵达,就是带着这样破釜沉舟的决心,我搭上了绿岛之星,乘风破浪的通往位于90公里外的兰屿
请调成兰屿时间
有一种时区,叫做兰屿时间。当你下了船,抵达了开元码头,你可以忘记时间的流动,被那山穷水尽的景色给包围;你也可以让时间暂停在此时此刻,与三五好友把酒言欢。你还可以沉浸在当下,欣赏那平凡却幸福的日落。
唯有慢下来,我们的感官才会打开,才有机会发现那不经意的美好与经常擦肩而过的曼妙风景

你需要的一切,兰屿都可以给你
失恋了,兰屿是最佳的疗伤所,在这你可以找到一个能与你一生相伴的伴侣,那个人就是自己;工作倦怠了,兰屿是最好的元气加油站,热情好客的达悟族人,会让你重新找回对工作的热情;厌倦都市生活了,兰屿是最适合远离尘嚣的桃花源,清新的空气、慵懒的节奏、傻呼呼的羊群,你会发现生活不是那么千篇一律、日复一日;对人生迷惘了,兰屿是你的解忧杂货店,海天一色的景致、无拘无束的环境、一群热天之命的族人,你会明白原来生活有很多形式,人生也有很多版本。
不足为人道也的秘境
我旅行一向不喜欢跟风,正确来说是任何事情,不单单只有旅行,越是热门的景点、越是需要排队的餐馆,我往往越兴致缺缺。我喜欢那杳无人迹的小巷弄、没有计划随兴漫步的旅程,往往如此才会有不经意地发现。我一直觉得,
旅行最美好的部分,是从你迷路的那一刻才开始,此时你才会留意周遭的人事物,而不是一心盼望着未知的目的地,好多次我都在随意闲晃的路途上遇到了我本该错过的美好人事物,这次兰屿也不意外。我想没有人在旅行的过程中会去参观当地的学校,我只是好奇兰屿的小朋友在学校都学些什么? 他们的上课环境是如何等等的,因此我溜进去了一所小学,看到操场许多小朋友在跑步,跟在台湾本岛的小孩似乎没有什么不一样,等下课了我跑去找老师聊聊,这位老师已经在兰屿教学八年了,他是来自高雄,我问他你会不会想回生活便利、灯红酒绿的高雄呢? 他说他刚开始也是每天想家,看着家人的照片就会忍不住落泪,而如今他把这群兰屿的小朋友当成自己的小孩,不只是做他们学科的老师更要成为他们人生的导师,现在他找到了工作的意义与人生的使命,他轻描淡写的说: 现在在诱人的待遇,他也不会回去了,因为这里就是他的家。而他也跟我约了入夜后,回到校园的操场,他要给我看一个我从来没看过的东西。我按着跟他约定的时间和地点赴约,只见操场一片黑漆漆的,有什么东西是我没看过的,难道他要表演火舞吗? 还是有什么特殊的夜行性动物? 我真的很好奇,此时我们走到操场中间的草皮,他要我用最舒服的方式躺下来。哇,不得了了,满天的星斗,浩瀚无际的星空,没有光害星星显得特别明亮,特别愿意出来抛头露脸,我还真没有看过这样的星空嘉年华。还记得小时候在乡下生活,夜晚有时可以看见几颗较明亮的星星,我们就会很兴奋的数数看有几颗,而兰屿的这片星海,我想我还没数完,天就亮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躺在我身边的这位老师不是女生,不然可以来个星空下的浪漫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428733
把欢乐带给别人,最后的好康都会回到自己身上
对我来说,
兰屿最难忘的一部份绝对是跟当地达悟族人的互动。我当时穿着一件印有F-16战斗机的T恤,去到了一间当地人开的小店面,打算买些纪念品,那个老板看到了我身上的衣服,就跟我说他以前是开F-16,我实在很难相信,他圆滚滚的身材,不太清楚的国语发音,他开飞机不会有问题吗?但他一脸严肃地对我说,我就暂且相信他,当我专注在挑着纪念品的同时,他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
我没有骗你,我以前是开F-16…旁边的那台割草机。我整个人笑出来,原住民就是这么豁达开朗,也因为这样的小插曲,我多跟他买了不少的纪念品。
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带给别人快乐,而且往往这些快乐会加倍的回到自己身上。他先斗了我开心,以至于我多买了纪念品,他则赚到了他本来赚不到的钱,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不过最后的赢家我想还是他吧,你们觉得呢?
一瓶啤酒够吗?
原住民的酒量都很好,这句从小听到大的话,在兰屿得到了验证。大白天你就会看到不少人手拿着啤酒在畅饮,便利商店前或杂货店门口,有时也会有一大群人在饮酒,在谈天说地。
当你忙的焦头烂额时,实在很羡慕他们的无所事事;当你被排山倒海的工作压的喘不过气时,你真的很忌妒他们的逍遥自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是我想到最适合来形容兰屿人的话了。从小被教导要未雨绸缪,要储蓄,要为未来做计划,看着当地人的生活我们可能会用糜烂来形容,甚至说他们没出息,但我觉得他们只是在享受每一个当下,及时行乐。
王文华曾说: 你延迟的快乐是不会得到利息的。我们忧虑明天,烦恼未来等等的不确定,何不让今天过的快乐,
当你每天都很用心地活在当下,不就是在替未来做最好的准备,因为未来的你不会去埋怨过去的你,怎么没有使劲地活着。当我从商店买了瓶啤酒准备回去酣畅淋漓,一个刚要进商店的当地人,看着我手拿一瓶酒,就问我: 一瓶够吗? 再进去多拿几瓶啦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428733
听海
你比较喜欢山还是比较喜欢海? 这是一个大家经常在讨论,却又很难回答的问答,自从去了兰屿后,我可以毫无疑问地跟你说:
我爱海比山多一些。我发现
看海可以让人视野变得更辽阔,态度变的更谦虚,望向那一望无际的大海,我们真的只是沧海的一粟,渺小而微不足道,所有在社会上的功成名就、银行帐户里的巨额存款根本不足挂齿;而
听海可以让人内心变得平静,听着浪一波波的打上岸,所有世俗的恼人事一夕间烟消云散,你不得不赞叹,
大自然是最能抚慰人心的乐章。在兰屿的六天里,我常常起个大早,拿本书到离海最近的凉亭阅读,我的神情遨游在书海里,而耳朵则聆听大海为我演奏的交响乐,此时此刻的我真的觉得好满足,
那种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是沐浴于大自然中才有的体会。
![]()
哭着回台湾
在兰屿待了六天,对我来说不长也不短,刚刚好,这段时间遇到了很多人,他们听说我要在兰屿待六天,都表现出一副像中乐透不可思议的表情。
如果你只是走马看花,骑着机车环岛一圈,一天就够了,三天都嫌多余。我理想中的旅行是慢,是体会而不是观光。我几乎深入了兰屿的每个部落,并且与族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过往历史和出生背景,他们也跟我分享了兰屿的蜕变,以及观光带给他们的影响。
任何的事情都有一体两面,人潮来了、钱潮来了,宁静就散了、关系就变了,是好是坏,要看你用什么角度去看待。
就我的立场,我希望兰屿仍然保有它原始的样貌,当地的族人能维持纯真善良的一面。鸣笛声响起,六天的天堂之旅就要画下句点了,在码头与在沙滩上捡贝壳认识的朋友挥手道别,
我的眼角不小心滴了一滴泪,那一瞬间有太多的画面浮现在我脑海,我实在乘载不住,只好透过流泪来当出口
![]()
![]()
原文出处:
http://darvishhsu.pixnet.net/blog/post/10569701...A%84%E5%8E%9F%E9%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