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 注册 登录
游记

眠月线与水漾森林|毁灭后的美丽重生

44 5 7152
wilhelm 的头像
wilhelm
#1
旧 2021-03-12, 00:04

地震与台风对于很多人来说,几乎是毁灭的代名词,然而以自然的角度来说,却仅是万物循环的过程之一。但毁灭之后的重生,往往美得触动人心,就如阿里山眠月线铁道与水漾森林。若要一睹这两个例证,新阿溪纵走便是很好选择。



此路线即是从眠月线所在阿里山,走到水漾森林登山口所在的杉林溪游乐区。称之为新阿溪纵走,是因为过去在民国60-70年间也有类似的路线,但后来因为921地震而中断,故加一『新』字以做区隔。

▌眠月线与水漾森林行程

我这次行程共耗时三日:第一日早上从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开始沿眠月线行走,并拍摄纪录沿线美景,最后抵达石猴车站扎营过夜。第二日则离开石猴车站,继续沿着眠月线前进,直到遇到断轨处,再高绕上松山。登顶后,一路陡下至水漾森林,并在途中造访眠月神木。第三日在拍摄完水漾森林日出后,便拔营离开,最后抵达杉林溪森林游乐区,搭乘客运前往台中,再搭车回台北。

--眠月线的经典画面,雾中的铁道桥。

▌第一日 眠月线

眠月线是日治时期为了开发阿里山森林资源,所开辟之阿里山铁路的支线。眠月线晚主线一年,于1914年完工。起站为旧阿里山站(今沼平车站),经塔山站、眠月站,止于终点石猴站。


-沼平车站,即旧阿里山站。此处展示一台过去伐木时期的蒸汽机车。眠月一名则源自当时受日本政府所托,前来探勘规划阿里山森林资源开发,与森林铁路路线测量的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河合铈太郎。河合教授号琴山,后世多称之琴山河合博士。在阿里山的一次调查探勘里,因为当时环境原始、全无开发,因此克难地睡在大石头上。然而晚上的点点繁星与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的巨木森林,美得让这位留学德国的森林学家无法入眠。此地后来也因此命名为眠月,即后来眠月站所在一带,这条支线也被称作眠月线。

1919年琴山河合博士再回到阿里山时,也回到当年带给他满满感动的夜宿地点。然而昔日的参天古木却早已被砍伐殆尽,让他感伤不已,因而作诗一首:「斧斤走入翠微岑,伐尽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无踪,鸣泉当作旧时音。」,以表感叹。

为了能够早点从阿里山出发,我们前一晚就先到嘉义住宿,隔天一早与其他同伴会合后,再一起前往阿里山。前往阿里山的路上,我就发现云雾渐浓。当我们准备踏上铁道时,雨珠便毫不客气地下了下来。

--为了可以早点出发,我和朋友先到嘉义住了一晚,隔天一早再和其他友人集合往阿里山出发。


-当我们离开沼平车站,要开始踏上铁道时,雨滴便毫不客气地下了下来。

我们穿上雨衣后继续前行。前段铁轨因为与赏日出的祝山线共用,所以路廊宽阔,铁道也维护得很好。很快地,我们就来到眠月线与祝山线的方开的十字分道。一进入眠月线,我的目光很快就被紧邻铁道两侧的森林给吸引。而这里的铁道也因为不再维护,开始不时被泥土与植物给覆盖。


--穿梭在森林中的眠月线铁道。

--因为已经久无维护,铁道开始长出绿草,枕木也沉入土壤,逐渐与周遭环境融合。

很快地,我们就来到此行稍微比较困难的地方 -明隧道崩塌处。这里虽然看起来可怕,但其实已经有架设栈道、绳索、铁链与钢筋踩点。基本上只要小心谨慎,都能顺利通过。因此虽然我们抵达时正起大雾、下大雨,仍然可以顺利通过。但可惜因为雨势,没办法飞空拍机空拍。


-明隧道。当时眠月线才从921地震中的漫长修复中走出来时,旋即遇上八八风灾,再度中断。图中明隧道即是当时崩塌的。


-同行友人正在通过明隧道崩塌处。此处算是眠月线唯一的地形障碍,但其实通过也不至于太困难。


-明隧道另一端。

通过崩塌处,再过一个明隧道后,紧接着就是眠月线的第一与第二隧道。这两个隧道是伐木时期就开凿的隧道,因此虽然部分有后来加强的水泥结构,但还是有很大部份是采素掘工法、可以直接看到山体的区段。眠月线最长的第二隧道内有崩塌,但因为近来眠月线变成热门旅游路线,爆红之下,崩塌处其实也被踩出一条道路,可以轻松通过。

-离开明隧道后,马上就会遇到第一与第二隧道。这两个隧道是过去伐木时期就已开凿,并经过后世补强。因此可以看到混拟土、木衬与素掘等不同时期的工法。


-拥有众多隧道与桥梁,是眠月线的一大特色。

通过二号隧道之后,便是穿越了塔山,来到塔山车站。原本日治时期的塔山车站已在921大地震中被震毁,目前看到的塔山车站是之后重建的,因此保存状况算是相当良好。塔山本来也有支线塔山里线、大泷溪线,但现场看来轨道应已经淹没在草丛中,及掩盖在月台下。


--眠月线最经典的角度之一。

许多照片的拍摄角度皆出于此。我们继续沿着铁道前行,沿途便是最经典的眠月线景色 -桥梁与隧道。其中又以九号隧道与其旁的山壁最吸引我,许多眠月线的经典照片皆出于此。而过了九号隧道,在木栈桥另一端的十号隧道边坡壁上,便可看到台湾一夜兰。


-第九号隧道往第十号隧道。

第十号隧道入口处的右方石壁上长有台湾一叶兰。续行铁道,途中陆续经过废弃的道班房,以及许多桥梁隧道。其中12号隧道的北口爬满了植物,绿意蔓延,有种说不出的美丽。而12号隧道也是眠月线最后的隧道,接下来通过的皆为桥梁。我们在通过高度最高的22号桥梁时,空中飘着细细的雨珠,看不清对岸的景色,因此犹如走在空中一样。


-第12号隧道的北端被浓密的植被给包围,有种难以言喻的美。



通过22号桥梁不久,我们就抵达了过去眠月站的位置,据传当年琴山和河博士眠于月下处就在这一带。然而眠月站的建筑已经消失,目前仅剩的建筑为不远处的旧管制站。


--12号隧道之后便只有桥梁。

此时雨势也逐渐增大,我们便赶紧前行。继续前行不久,就来到了石猴游憩区。然而这里多处被土石掩埋、观景台也被植物屏蔽没有展望,石猴的头部更是早被地震给震断了,崩落碎解在正下方。离开观景台,通过石猴下方的崩塌地后,倾斜但依然屹立的石猴车站便映入眼帘。这里也是我们今晚扎营过夜的地方。这里我们遇到了要去抓山老鼠的林务局人员,我们相谈甚欢,度过了愉快的一夜。


-很快地我们来到已被土石掩埋的石猴游憩区。


--观景台也早已没有展望了。


--通过观景台后,来到稍微倾斜但依然屹立着的石猴车站。

▌第二天 上松山 下水漾森林 一访最老的神木

因为昨晚睡前发现天空越发清朗,可以看见点点繁星。除了想到我们也眠于月下,会心一笑之余,也想着今早可能会有景可拍。便在天亮前起床,沿着石猴休憩区的旧步道,爬上石猴的颈部等待景色。不过因为天气实在太晴朗,因此没有出现特别的景色。


--隔天一早是好天气,我们决定回到石猴游憩区,顺着废弃的步道登上石猴。


--本来这个角度可以看到石猴的形象,可惜地震把石猴的头给震断了。


--石猴『脖子』望出去的景色。


--离开石猴站后,可以看到一些过去了林业遗迹。

这应该是过去集材机的引擎。我们回到车站吃完早餐、整理好装备后,便继续出发。石猴站后方的铁轨因为更少人走,状态显得更为残旧。途经一处也许是过去为了截弯取直,但来不及完工的隧道。


--石猴站后的铁轨明显状况更糟。而且似乎也更细,应该是过去伐木时期的铁轨。


--途经一处内部已经崩塌堵死的隧道,不知是不是尚未完工就遭废弃。

随后我们来到第二处铁道路基崩塌处,在此我们便要高绕至此行最高点松山。一开始的上坡确实相当的陡,但接上棱线后,便稍微和缓一些。期间我们经过一开阔有展望处,本来希望可以看到玉山主峰与其山脉,可惜被云层阻挡,未能如愿。


--来到铁轨最终的崩断处,就要开始高绕至松山,并开始下切直到水漾森林。

很快的我们就抵达松山的三角点,与其后山头制高点上、日治时期营林所所立的石碑,此后便是一路陡下至亚衫坪林道。这段下坡不太好走,加上水气将沿路的石头、树根打湿,很容易滑倒,很多地方甚至要拉绳而下,必须全神贯注在路径上。中间我们经过早期林业铁道遗留的铁轨,但不太确定是属于哪条路线。


--松山是新阿溪纵走的最高点,上方立有日治时代营林局的石碑。

-上方字迹都依然清晰可见。

-离开松山后,便是漫长的陡下。

-途中又再经过废弃铁轨。依然是伐木时期的窄轨。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457625
离开断轨后,我们继续陡下,直到抵达酒瓶营地后才稍做休息。这里有许多新旧的酒瓶,然而新的远多于旧的。这是早期过去林务局与其配合厂商在伐木或造林时,工人饮用留下。跟过去日本驻在所,驻守的日本警察也会留下许多酒瓶一样。


-途中经过的酒瓶营地。虽说是过去造林时,工人饮用留下的酒瓶,但其实定睛一看,绝大多数都是近期后人丢弃的新酒瓶。

离开酒瓶营地后,我们短暂地踏上林道。但由于林道也因地震而断裂,无法直接通往眠月神木,我们只得再往前下切至干溪床,再回到森林中爬升回林道。回到林道后就轻松了许多,我们很快来到水漾森林与眠月神木的叉路口。在这里我隐隐约约听到有电锯的声音,不知道是不是山老鼠,希望林务局的大哥们能去查明。


-离开酒瓶营地后,我们短暂地经过亚杉坪林道,便继续下切到溪谷汇流处,再上切回到林道。图为路上经过的巨大奇形树头。


-通往林道的森林小径。

前往眠月神木,包含休息、拍照,来回需要一小时左右。期间林道有几处的崩塌,有不小的上下起伏。不过最终看到巨大的眠月神木时,还是相当的震撼。眠月神木是红桧,高48公尺、树围21公尺,树龄则有4100年,是台湾最古老的神木。神木内部虽已中空,但顶部仍有枝叶,因此应该还活着。树的根部有大量的垃圾,但大多年代久远,还看到已经绝版许久的汽水瓶,犹如格格不入的时空将囊。


-最终看到巨大的眠月神木时,还是相当的震撼。眠月神木是红桧,高48公尺、树围21公尺,树龄则有4100年,是台湾最古老的神木。神木内部虽已中空,但顶部仍有枝叶,因此应该还活着。树的根部有大量的垃圾,但大多年代久远,还看到已经绝版许久的汽水瓶,是不受欢迎的时空胶囊。


-从中空的眠月神木往上看,树里面可以站好几个成人。

离开神木后我们回到水漾森林的下切点,不久就抵达了我们此行的最后重点水漾森林。水漾森林是因为1999年921大地震后,石鼓盘溪的河道被阻塞,而形成的堰塞湖。原本的森林则因为被湖水浸泡,形成了湖中枯木林的美景,进而吸引许多人前来探访,并连带造成了环境上的影响。


-最终我们下切到水漾森林。

当我们终于从森林中窜出,看到石鼓盘溪的溪水时,心情相当振奋。而且相较于网络上看到的人满为患,这日似乎只有我们一行四人(以及后来抵达的一队商业团约5、6人),可以享受一些清幽与宁静。


-水漾森林与倒木。
我们趁天色尚未暗下来之前搭好营帐,本来期待能有夕景可赏,无奈最后仍因云多未能如愿。晚上用晚餐时,发现天空慢慢清朗,星空渐明,便带着希望隔天一早能出大景的期待入睡了。

▌第三日 急行军回杉林溪

清晨五点起床时,我往帐外水样森林方向一看,发现天空大致晴朗,或许有希望出景。我便速速起床着衣,拿起拍摄装备往湖岸走去。

-因为抵达时是雾气蔽日,因此很希望隔天可以出景。可惜只有日出前短暂地出现粉红色的云,旋即随着天色变亮而消失。


-水漾森林空拍。

在等待的同时,虽然树木与云朵已开始有日出前的淡淡红光,但我也发现日出处的云似乎有些多。果然这天的日出最终没有出现我希望的大景。然而这日依然是舒爽的蓝天白云,我们在湖畔享受了一下日光,欣赏一下好天气下的水漾森林后,便收拾装备离开了。

离开水漾森林之后便是连续不缓的上坡,其中还有需要拉绳的段落。之后会再穿越一片较为平缓的森林,再往上接回林道。在接回林道的上坡中,又发现残存的铁轨,不知过去是属于哪条路线。

接回林道后我们前进的速度就比较快了。林道来到鹿屈山叉路口后,会遇到一段需要拉绳的长下坡,但之后又再接回林道,一路平缓地通往杉林溪。快要抵达杉林溪时,相较于通行车辆的蜿蜒林道,我们选择走山友开辟的捷径。经过几次拉绳陡下后,终于听到嘈杂的人声、看到油油亮亮、平滑如丝的黑色柏油路。不得不说,在山里上上下下走了三天树根盘错、满布大小石块的山路后,终于踏上柏油路时,其实还蛮感动的。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457625

-最终我们回到杉林溪,并搭乘客运回到台中。这时天空出现美丽的云彩,不禁遗憾我们太早下山。

更多我的旅行纪事请参考 脸书专页
摄影作品请参考 Instagram
更多文章请参考 网志
感谢 37
7152 次查看
随风居
#2
旧 2021-03-12, 08:50
请勿强行通行
但就是很多自以为很厉害
但却没带脑的人
然后自己登就算了
还要po出来

难怪台湾很多没带脑登山
然后送死还好
没死还要叫海鸥或山青的

而且阿里山空拍
照这文看来 应该也是没申请
看来可以检举了
交通部罚则
https://www.caa.gov.tw/Article.aspx?a=2435&lang=1
此帖于 2021-03-12 08:52 被 随风居 编辑。 原因: 更新罚则
CWH1264 的头像
CWH1264
#3
旧 2021-03-12, 09:49
难得一见的好文
非常欣赏笔下的新阿溪纵走
在台湾的登山元年 虽然问题不断
但这都是进化成登山大国的过程

比起一些网络上的酸民
在既有体制下 不违法为前提
能够踏出那勇敢的一步
且细腻的笔触写出登山的文章
真的是要多给予鼓励

网络上也有很多很用心拍摄的影像纪录者
对台湾登山界 都是非常好的成长
期许你继续以细腻的文笔 美丽的词汇
创作出属于你的登山文章

不要被酸民打败 加油~
感谢 5
RedChu RedChu 已通过手机验证. 门号所属国家:Taiwan
#4
旧 2021-03-12, 20:08
好用心的纪录😍
好美的一个地方
感谢 2
随风居
#5
旧 2021-03-15, 11:05
垃圾文竟然还在
自己图片中的请勿强行通行
楼主跟回复都小学没毕业吧
连告示牌都看不懂
引用:
作者: CWH1264 (原帖)
难得一见的好文
非常欣赏笔下的新阿溪纵走
在台湾的登山元年 虽然问题不断
但这都是进化成登山大国的过程

比起一些网络上的酸民
在既有体制下 不违法为前提
能够踏出那勇敢的一步
且细腻的笔触写出登山的文章
真的是要多给予鼓励

网络上也有很多很用心拍摄的影像纪录者
对台湾登山界 都是非常好的成长
期许你继续以细腻的文笔 美丽的词汇
创作出属于你的登山文章

不要被酸民打败 加油~
WUCC1234 的头像
WUCC1234 WUCC1234 已通过手机验证. 门号所属国家:Taiwan
#6
旧 2021-03-15, 13:35
引用:
作者: 随风居 (原帖)
垃圾文竟然还在
自己图片中的请勿强行通行
楼主跟回复都小学没毕业吧
连告示牌都看不懂
细看作者照片上的文本 不是很清楚, 但大意上应是:
<前方崩塌地, 下大雨时恐有土石崩落及水瀑 , 请勿强行通过.>
它意思应算是"警示" 而非"禁止", 随风大 可能误会告示牌的原意,

不过 随风大可能只是善意提醒大家注意登山安全, 只是口气硬了些...

我一直想走黄金十棱 因只一人单独爬山, 安全是我首要考量 故一直未能成行.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