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9月21日,马耳他脱离英国独立,成为大英国协的用户国,以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为国家元首。
1974年12月13日,马耳他共和国成立,以马耳他总统为国家元首,但仍是大英国协用户国。
2004年5月1日,马耳他加入欧盟。
2008年1月1日,马耳他加入欧元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千年来,马耳他一直都是地中海战略、贸易的重要中继站。西元8世纪,腓尼基人、古罗马人以及古希腊人开始在马耳他定居,当时腓尼基人称这里为 "Maleth",意思是 "避风港",渐渐地这个名字成为整个马耳他的名字。
西元前6世纪,北非古国迦太基掌控了马耳他。西元前218年,罗马共和国正式将马耳他纳入领土范围,马耳他作为罗马的领土一直到870年东罗马帝国时期。马耳他又历经了阿拉伯人的入侵以及西西里王国的统治,1522年神圣罗马帝国时期,被鄂图曼土耳其帝国逐出希腊罗得岛的"医院骑士团"来到了马耳他,成为了现今的"马耳他骑士团"。
1565年的 "马耳他大围攻"中,马耳他骑士团击败鄂图曼帝国的入侵,阻止了他们对西欧的侵略。马耳他骑士团从此声名远播,马耳他岛也被誉为 "
欧洲最后一道铜墙铁壁"。骑士团和平治理马耳他很长一段时间,在岛上完成了很多建筑及文化项目,一直到1798年拿破仑入侵以及1800年被英国纳入领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耳他,人口45万,面积316km2,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 由马耳他岛、哥佐岛、科米诺岛等几个岛屿组成。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
学校基本上以英语为授课语言,
马耳他语为日常生活语言,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语言,也是
欧洲国家语言里唯一属于亚非语系 (与阿拉伯语同系),马耳他语源自于阿拉伯语,同时吸收了许多意大利语、法语和英语的特征,最终形成一种全新的语言。马耳他文化同样受到阿拉伯、意大利和英国影响,有了独特的样貌。目前,马耳他是
欧盟国家里国民外移比例最高的国家,
24%的公民居住于海外,因此马耳他有不少来自印度以及菲律宾的外籍劳工。
自从在高中地理课本上不经意地看到马耳他后,这个欧洲小国的美景便一直停留在我脑海里,一直到2018年我来到了意大利念大学,开学第一天,我马上就看到了Ryanair直飞马耳他的便宜机票,当下我毫不犹豫就直接订了下去,我圣诞假期的旅游就这么敲定了~
2018年12月23日,我出发前往这个位于地中海心脏的岛国,为期8天的圣诞假期开始。
法勒他—海岬首都
法勒他 (Il-Belt Valletta),马耳他首都,人口7000,1565年的马耳他大围攻后,医院骑士团决定建造一个要塞都市,逐渐地法勒他成为了马耳他重要的商业、港口城市,现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之一。
法勒他非常小,基本上就是一个建造于海岬上的城市,道路非常窄,时常家门一打开便是马路,房子非常壅挤,但是有一种说不出乱中有序的美感。在法勒他的时候,我全都待在一家很特别的酒店Palazzo Sant Ursula,是改建至16世纪的贵族官邸,室内的装潢非常有历史味道。
马耳他典型的建筑物内部皆有天井
有趣的是门口一进来就是厕所
紧接着是一条长廊

L字形的房间格局还是第一次见到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320735
建筑物顶楼的酒店大厅
屋顶上还有一个露台
顶楼俯瞰而下的街景
错综复杂的巷弄,无所不在的信仰
法勒他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崎岖的地形以及狭小四通八达的巷弄,巷弄是法勒他居民日常生活的全部,举凡咖啡馆、小酒馆、杂货店甚至教堂都藏身在其中。巷弄里的楼房基本上都是以石灰岩建成,外观颜色都大同小异,有趣的是,法勒他居民热爱将他们家中的阳台外推,然而每户都有不同的品味以及颜色喜好,在平凡无奇的巷弄里点缀了一点点的鲜艳色彩。
法勒他典型街景,特别地是这条街里还藏着一座教堂
某位爱国人士家中悬挂的马耳他国旗
时常在巷弄里一转个弯便是另一座教堂
当时我给了自己一整个上午的时间,穿梭于它们之间,并发现每条巷弄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但是最让我着迷的是,那种存在各个角落,与世无争,宁静平和的气息。然而法勒他非常小,不经意地就离开住宅区,来到了观光闹区。
圣若望副主教座教堂 (Saint John's Co-Cathedral),是法勒他最主要的教堂,创建于1572年
室内禁止照相,内部装潢非常金碧辉煌
法勒他最主要的道路Republic Street,也是观光客必经之地,直通城市大门
马耳他国立图书馆
图书馆正前方的维多利亚女王雕像
圣乔治广场广场
大教长宫—神权下的旧宫
大教长宫 (Grandmaster's Palace),建于1571年,曾为医院骑士团大教长的宫殿,马耳他政治权力中心,英国占领时期成为总督府,现在是马耳他总统府和马耳他国会所在地。大教长宫以石灰岩建造,风格为巴洛克式建筑,以内部长廊壁画闻名。
大教长宫中庭
壁画长廊
几乎每个室内的天花板皆有壁画
这就是所谓的王位吧
伊莉莎白二世画像
旧城,地中海,一街之隔
法勒他地形属于位于海湾中间的狭长海岬,三面环海,地理位置优良,是天然离港,也是重要的避风港,在市区里面随便走都可以看到海,任何一扇窗户往外看皆是独一无二的私房海景,旧城与海只有一条街之隔,这也是造就马耳他观光业繁荣的最主要因素。
![]()
Basilica of Our Lady of Mount Carmel,以其圆顶闻名,是构成法勒他旧城景色最重要的建筑物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320735
面海的住宅区,门前还有一大片露台(用来晒棉被!?)
法勒他海湾,对面是新兴的度假城市Sliema,不少饭店和购物中心都在那里,从那里可以轻易观望整个法勒他旧城
海岸边的St. Paul's Anglican Pro-Cathedral,其中教堂的尖塔也是着名的地标
当地典型的房屋格局,石灰岩墙底配上鲜艳颜色的门窗法勒他,整座城市就是人类文明的遗产,在湛蓝的地中海中显得更加珍贵稀有,从一个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到现在发展出观光盛世,看似平凡不起眼的城市景观,便是法勒他的迷人之处。
随便绕一下又走回Republic Street
皇家歌剧院,1866年由英国建筑师设计建造,但在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空袭中直接击中,2013年重新开放为露天剧场
马耳他新国会大厦,没想到竟然在观光区正中心
城市大门
整个法勒他在过去就是一个防御工事
整座城市在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城市大门正前方的Triton喷水池,Triton在希腊神话中是海之信使,海神波赛顿之子,一般被表现为人鱼形象
法勒他就是这么小,城市大门便是首都的终点,一个在地图上看不到的地中海小岛,每年依然吸引无数的观光客造访,以独特的城市景观以及自然资源,成为
欧洲人的后花园。
之后在当地人的推荐下,我找到了一家当地很有名的三明治店。
一家超级迷你的店
马耳他国民汽水Kinnie,喝起来苦苦的,有点类似意大利的Chinotto
马耳他特有面包tal-Malti ,配上马耳他起司以及义式辣肠,味道上蛮重口味的,面包口感很特别很Q,整体来说味道很不错价格合理
To be continued.
原文出处: https://miilook.com/ctesibius/1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