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
旅行,让我更了解这块土地,感恩一切。
摄影,传递生活与美的艺术,随喜随缘。
四月初,一趟印度旅行由此展开
印度新德里的入境大厅,机场有三个航厦,这是其中一个,装潢颇有国家特色与宗教意味。
印度是许多宗教的起源,人民也非常信仰宗教,信奉教义。以往以为印度崇尚佛教,到了才知信仰印度教的人口最多,回教、伊斯兰教、锡克教次之,再次才是佛教。
换卢比,必须用美金更换当地货币,印度有少数的商家(精品店或免税店)也收美金,如果购物,多处仍须付卢比。100美金可换6000左右的卢比,柜台后面有一个汇率即时银幕,排队先后换到的钱也不相同。
换了卢比后,立刻在旁边的饮料贩卖机,买了一瓶柳橙(以为是柳橙,喝了不是柳橙但很清凉。),投纸币卢比100元找零硬币40元。
印度人喜爱拍照,只要拿起相机,他们会流露阳光般的笑容。
印度道路是左驾,离开机场的管制范围,车道上接二连三出现不少动物,后叙。
第一晚,住在以前君王狩猎的行宫里面,The Sariska Palace,

隔天就到狩猎场去找猛兽,结果入眼的是鹿和孔雀,地上有老虎足迹,可是遍寻不着。同车的人开玩笑说,如果一个乘客下车当诱饵,老虎可能会出来。
这个大门使我想起『侏㑩纪公园』,我猜看看,史蒂芬大概来过印度吧,或许,所有有猛兽的地方,都会有个大围墙,对了,说不定整个区域也安装了电网。
我们车队后面,来了一辆当地旅游吉普,拿起相机,他们马上报以微笑,我们来个互拍。
回到饭店,这个君王曾经休闲度假的行宫有许多地方已经没有使用,景观萧瑟似乎隐喻一个王朝的没落。
印度公路可能是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相当繁忙的系统,这里的繁忙不是指车流量大,
而是一个司机开车上路,挡风玻璃前面除了会出现汽车外,还会出现牛、羊、马、骆驼,
它们会在车窗前面或路两边大摇大摆,仿佛正在闲话家常,也有或行或卧,或倘佯路面,一副,『天下无难事,只要有人在』。
![]()
当然,塞车时停在车阵,还会有大象或骆驼由路肩超过,道路景观丰富多彩,印度真是一个充分享有自由的奇幻世界。
不来印度,很难想像大巴、小巴、三轮小黄、脚踏车、机车、私家轿车,人力车、牛车、货车等等十余种交通工具与动物在不同的速率下交织,叭叭声此起彼落,热闹非凡。
印度有非常多的游客,导游说:亚洲人喜欢来金三角,主要是看泰姬玛哈陵,孟买市靠阿拉伯海往印度南部沿岸有最多的欧美人度假。
当地导游建议如果我们再来印度,一定要考虑加尔各答,因为那里和中国上海一样,是许多国家殖民过的地区,有各国特色的建筑,也有印度更精美的文化遗产。
印度是由28个邦组成(邦类似中国的省或美国的州),每个邦各有各自的辖区,照片的皇宫建于水中央,当地人称做水之宫殿(Jal Mahal),后来查数据,正名为「贾勒玛哈勒宫殿」。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946229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946229
这是一座漂浮宫殿,位于印度斋浦尔的人工湖(Man Sagar Lake)上,它以前是印度皇室做为夏季避暑行宫,过去曾经被世人遗忘200多年,后经过六年整修,现在已经是一间餐厅。水之宫殿有5层,4层已沉没在水底,沉入水底的部分据称是以前王公野餐和晚会的地方。
白天跟团,晚上自助游,因为女性团员想要购物,考量安全,然后就一堆人一起出门。
印度男女人口比例六比四,人口失衡可能是女娃娃一生下就被父母活埋,宗教信仰指女生出嫁需陪上大笔嫁妆,家长无知,认为生养女子是极大的负担,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到印度不要穿太短的裙子,不要露肩的衣服,人多的地方小心咸猪手。街上很少看到年轻女生,可能原因是印度的女生被强暴或性骚扰时有所闻。
印度烤饼应该是非常普及的粮食,住的饭店每天三餐有提供,搭配不同酱料食用。
外出逛街也有许多摊贩现做,做法很简单,使用高筋面粉,全麦粉,盐和水混合。混合时逐渐少量加入水,不停搓让面团成形到较不黏手,不用发酵,赶成饼状放在加热的铁盘上干烤后,即可食用,配咖哩实在太美味又营养。
交通运输,装载货物没有高度宽度限制,路况要自己小心,我们要超车,司机会叭叭告知前车,自己也会小心通过。印度车道冗乱,但是绝少意外。
![]()
印度地大,穷人多,搭车可能都是生活的负担,因此,上车需买票,插件巴士两侧也需要买半票,如果坐车顶,则免票。车顶的乘客时有意外,因为高度使上面的人会撞到桥梁,车速快可能因此殒命。
旅行社安排住进古早(1890年落成,Laxmi Vilas Palace)的皇宫二天,虽然没有很多现代化的设施,但也精美绝伦,
今晚要睡在这床上,或许,数百年前某个国王晚上可能也是睡在这里,当时或许烦恼,要翻牌哪位皇后、贵人或妃子吧。只是一个休息的王宫,也是占地广阔,如果领队集合,从房间走到大门可要提前五分钟出发。
清真寺和印度教的庙,进入需要脱鞋,寺内墙面屋顶有精致的雕刻,地板也光洁亮丽,许多教徒在此席地而坐,颂祷经文。
泰姬玛哈陵,是世界七大古建筑之一,泰姬陵1654年完工,建筑完美对称,是世界遗产也是艺术珍宝。
泰姬,并非皇后的名子,印度语是皇冠的意思,皇后名为『姬蔓·芭奴』,是印度统一后第五世国王沙贾汗第二任妻子。
泰姬陵是沙贾汗为心爱的妻子所建,结缡14年生第14胎难产死亡,临终前希望国王1别再娶、2善待子女、3盖一个墓碑给她,沙贾汗为了怀念她而盖此建筑。
![]()
(以上是传说也是网络说的,真相是,皇后回娘家待产时死亡,消息二个月后传到王宫。因为沙贾汗本身学建筑,也醉心建筑,用上面三个理由收税征人,盖了22年完成此世界工艺)。
每天有超过20万游客造访的泰姬玛哈陵,人潮管理成为重大问题,园区的负责单位印度考古研究所去年(2016)八月曾提议,每个时段会出售不同颜色的门票,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时段和停留的时间长度,让每位游客停留的时间最多3到4个小时。另外,印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泰克率领的小组考虑由参观动线改进,动线与参观距离经过科学计算,也不会影响参观视觉效果,二案都在研拟中。PO文时(201705)尚未做出决定。
注:非印度国民,门票卢比2000元(NT1000),乘上游客数,每天门票收入近二亿元。
下面的相片是在阿格拉城堡拍摄,远方是泰姬玛哈陵,盖陵墓几乎使王朝瓦解,国王的第三子弑兄取得政权后,将他的父亲关在城堡,之后12年每天只供应一餐,让父亲看着母亲的陵墓死去。
![]()
第三子(六世)非常贤明,不输中国唐太宗,治国严谨有度而且也非常清廉,生活所需均非国家供养,由家族女眷自制手工艺品换取食物。自其之后,印度没有再盖大型宗教建筑或陵墓。
![]()
印度全国只有一条高速公路,南北贯穿全长4800公里,是私人收购沿路土地所兴建的,过路费高于台湾收费。就多数印度国民而言属高消费,所以车辆甚少,路况很像台湾76年,我第一次开车上高速的情景,一路无车。
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可以直接用现金购物,但是沿着休息站建筑外围的摊贩,顾客必须先依照看板的价格,购买票券,然后用票券再到摊位换取食物、饮品或商品。
我在站内买了咖啡来试喝看看,二杯卢比380元,与台湾消费相当。
咖啡杯的设计是巧思,杯子的外缘有许多的皱褶可以用来隔热,放在杯架上也有较高摩擦力,不易倾覆,颇聪明的作品。
休息站也有购物商店,里面贩卖的银器直接陈列在货架上,无防窃也无摄影,应该是印度百姓遵奉宗教,视偷窃为耻之故。
印度国父甘地遭到行刺前,准备去开会走过的最后足迹,拍这张相片时,因为取景发现脚步跨度大,问了导游才知道甘地身高超过一米八。
仿法国凯旋门建造的印度门,高耸入云。印度门高42公尺,建于1921年。由红色砂岩和花岗岩建成。建造是为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英阿战争中丧生的九万名士兵(当时是英属印度)。
印度与中国在十五世纪时生产与制造居世界之冠,十六世纪起英、法、西与日陆续入侵印度,中国接着也遭到列强分割,之后五百年,欧洲与美国先后领袖世界。
印度有良善的百姓、炫目的建筑、独特风味的佳肴美食、五颜六色的莎丽、闪耀精致的饰品、奇幻高亢的音乐、优美醉人的旋律、多样的城邦风情。短暂行程难窥印度神秘的面纱与绚丽的文化。
此行,谢谢热忱敬业的领队-桂芬,中文流利与讲解精辟的印度导游-萨度;更感恩好友一路照看相伴。
非常庆幸有此机缘能一起走进另一个世界的中心,探索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