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时停下脚步,任风轻抚面颊,带起因汗水而湿润的发,带来了凉意,吹走疲惫,灌了一身的元气.暮霭沉沉,暗红色的天际线和空气中的雾气把生命晕染成一首无言的诗.坐在云雾缭绕的山屋外头,盯着山脚下渐渐亮起的点点光火.脑里的千头万绪都不再重要,我只想静静地享受这一个片刻.
跟随自己的心跳,那是唯一的指引,在每一趟新的旅程,都能预见新的自己.
「一度も登らぬ马鹿、二度登る马鹿」 爬了三次的我是大バカ.
大学时期在北海道国家公园实习之后,背着背包跑到大阪旅行.
为了省钱,出发前一晚在车上藉着巴士昏黄的灯光,打开沙发冲浪的网站,送了一条讯息给当时在大阪留学的K,
没过多久便收到她的回复.
“可以喔!但我家现在还有个西班牙人在借宿,如果不介意太挤的话,我明天去车站接你.”
“当然不介意!谢谢你!明天见”.
就这样我来到了K在大阪市区的家,一住就是两个礼拜,也是在那个玄关口,第一次看见盖满烙印的木制登山棒.
听到K分享的故事就下定决心之后一定要去挑战日本的最高峰.
但这个小心愿随着我回台湾连同那些在旅程上拍的照片,一同收在抽屉的深处.消失在时光的缝隙里,在平淡的生活中再也不曾被提起.
直到三年前到东京工作,才又想起这件事.
前年八月,突然拿到一个预计外的三连休,一直犹豫不决的我在出发前三天,才上网订了巴士和山屋.或许是接近登山季的尾声,幸运地订到加开的登山巴士,和八合目的トモエ馆.
装备只带了一件NIKE的长袖运动服,之前在海龟保育中心实习时买的登山背心,长裤.
赏鸟协会的雨鞋,ユニクロ的羽绒外套,雨衣和在出发前去百均买的麻布手套.
为了富士山另外购买的只有usb充电式的头灯.
新宿车站出发的登山巴士将我送到五合目. 10点抵达,11点起登.
那天的天气雾雾的,好像随时会下雨.走在云雾里,就像走进依旧茫然的未来一样,看不清来时路,也不见未来到底有些什么会等着我.
但只要往前走,就一定会到达某个地方,看见一片只属于我的风景吧.
自以为文青的我边走边想.
走到六合目,缴完协力金后找了一个角落坐下,拿出从家里带的饭团,补充点体力.前面有无尽的之字上坡在等我.
在抵达七合目的山屋之前就开始飘雨,急急忙忙地从包包里掏出雨衣,套上背包套后继续前进.
在雨中走了一个小时才到达花小屋,被雨水打湿的登山杖放在炉上烘干,再烙上印.
相较于先前的之字上坡,前往八合目的上山道满是岩石,偶尔需要手脚并用.
拿着一根快跟我一样高的登山杖真的很不方便,有好几次都怪自己干麻自找麻烦要买它.
也许大家都想趁着雨停时尽快抵达住宿的山屋,上山的路挤满了人,一路走走停停.
停下来的时候就喝口水拍张照,看看风景,出发前担心自己的体力可能无法负荷,看来是多虑了,也没有高山症的症状,就这样一路走到了八合目的トモエ馆.
在天拜宫和浅间大社都抽到大吉.
八合目的トモエ馆比想像中的舒适,也有插座可以充电.
把湿的衣服换下来之后,休息一下,等待工作人员叫我的号码去餐厅吃晚餐.
吃完饭简单地用湿纸巾擦了一下脸和身体就到了熄灯的时间.
肚子饿了什么都觉得是人间美味,一碗简单的咖哩饭再配上一杯热茶,就是山屋最丰盛的夕食.
一点半起床,大厅已经挤满要去看御来光的登山客,把东西收好,戴上头灯,加入上山的人龙中.
那天夜里的风很大,上山的路不难走,等待的时间大过爬山的时间.
带着薄薄麻布手套的我手指已经冻到没知觉.心想,下次来一定要带我的滑雪手套对抗这吓人的风.
清晨的四点初,终于抵达山顶.
先躲进小卖店里头买杯热饮,无奈冻僵的手指根本不听使唤,只好请旁边的弟弟帮我开钱包付钱.现在想起来真糗.
五点,在山顶迎接第一次的御来光.
坐在山涯边上,看着日出的霞光染红广裘的大地, 无垠的天透着一抹微微的红,恒古圣山沉默不语,唯有耳边呼啸的风声,伴着我看着这幅如画的美景.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327599
接着去邮局寄明信片再到浅间大社参拜抽签盖章,最后上剑峰.
那天的风真的很大,在山屋认识的向导告诉我,这应该是他上来这么多次风最大的一天.
连滚带爬摔了两次才上到剑峰.好险没有再下雨.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下山之前,用了一个小时, お钵巡り,看看万年冰,享受一下站在日本之巅的感觉.
之后我又爬了两次富士山.去年和今年.
去年也是一个人心血来潮又跑到河口湖再转搭登山巴士上山.
去年很幸运有看到影富士.
今年则是陪朋友参加日本当地的登山团.从大阪出发.典型路线.
夜行巴士,早上6点到达温泉酒店.先盥洗,再到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参拜,
一样11点起登,住富士山ホテル,比起前两次的トモエ馆来说大一些,刚好旁边没人,但没有插座可以充电.
凌晨2点出发看御来光,但很可惜没让我们上剑峰和お钵巡り,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到顶上邮局寄明信片.
到了八合目就解散各自下山到停车场集合,前往温泉酒店泡温泉,再到附近的红酒厂参观,买纪念品.接着就拉车回大阪.
如果你问我会比较推荐哪种方式,该自己去还是跟团.
只能说各有各的好.
我认为自己去比较有弹性能够调整行程,可以在山上慢慢享受清晨的惬意,写张明信片给朋友.上剑峰拍张照纪念一下在日本之巅的自己,走一圈火山口看看云海和万年冰.
但跟团有向导也有好处.
这次同行的友人L在七合目开始就有高原反应,向导也是帮忙揹包包,注意每一个队员的状况.提供氧气罐等等.
真要说哪种方式好,似乎也无从比较起.
这一次有许多团员因为身体状况没能登上富士山顶看御来光.
”爬山这件事,重要的不是你有没有登上山顶,
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和自己对话,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
享受每一个往前进的当下.”
在出发前,向导对我们以及那些留在山屋的队员说.
每年都会在山顶搭讪路人借国旗拍照.
![]()
向导的一席话在我心里发酵.
回程的路上,我在日记里写下.
”爬山就好像是人生的缩影.
和人生一样,前往山顶的路,除了自己没人能替你走完.
在你累了的时候,有些人能够扶你一把,
在你失去信心的时候也有人能够陪你手上一段.
但终究,终究你必须一步一脚印,慢慢往前走.靠着自己的力量,往前进.
没有捷径.
或许步伐不快,或许有许多人会超越你,但那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只要你往前走,总有一天,
总有一天你能够看见那幅只属于你的风景,你能到达你想要去的远方.”
富士山,明年见.
佛系更新IG:https://www.instagram.com/yachi_seikat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