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自2020年底开始的300天
「避疫出走」,一路上都与很多西方人作伴,他们都很喜欢谈亚洲事,也发现他们很多都来过
南亚玩。他们喜欢亚洲,除了是因为东方文化很新奇,还有觉得
饮食文化及种类很有趣。
娃娃于2019年底疫情前就走过一趟南亚,刚好就可以跟西方朋友有说不完的话题。
在此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娃娃在南亚的特别饮食见闻。
南亚的第一份晚餐
这个
南亚旅程由中国大西北开始,走向西藏,然后就是尼泊尔一直到印度边境。
由中尼边境坐车到首都
加德满都 (Katmandú),抵达已经是晚上,到酒店check in后第一件事是医肚饿。
在尼泊尔的
第一餐就是他们的传统set meal,餐牌写着
"Khana Set",又俗称"
Daal Bhat",顾名思义
,主材料有他们民族必食的豆(Daal)及农产。价格并不贵,而且觉得很有特色,千其
要必吃! 每一间餐厅都会有(小食店除外),一定有机会尝到。
食材很简单,其实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但吃到的就是文化特色。❤️
首先,用的食具器皿已经是特定的,不会随便用一只碗或一只碟来盛载。其次,这样一餐很均衡也可算丰富,照顾全面,绝不会偏食,包含
有汤丶有饭(Bhat)丶有菜,既有
主食又有
开胃前菜,亦有
脆脆的小食,配有
酱汁。
跟据尼泊尔习俗,白饭可以添加,免费的! 直至你吃饱为止,就是希望每个人都不会饿着。
旅游期间,娃娃一共吃了几次Khana Set?
数不到,差不多隔天吃,其实每天吃也不会厌腻呢!😘
〈 娃娃吃的这份是基本素餐,如果你㸃肉食餐
,会另外有一小碗盛着你所选的肉类。〉
链接:https://www.facebook.com/TellMeFanpage/photos/pb.100063554298361.-2207520000../1477384175800703/?type=3
民族特色硬米粮
尼泊尔是一个很多元种族的国家,据文献记载就有数十个族群,
尼瓦族(Newar) 是其中一个主要民族,他们的主要食粮同样是米饭,但比较另类。
除了娃娃百吃不厌的Khana Set(就简单暱称为豆饭啦!🍚)是尼泊尔传统家常便饭之外,对于尼瓦族人则额外多了
一款套饭"Khaja Set",你会发现两个名很相似,所以看餐牌时不要弄错。
尼瓦族米饭的特色是压干了的米片"
bitten rice",看图不要以为好像粟米片或是麦片,质感要比它们「
硬数十倍」!吃的时候要很用力咀嚼,也要花时间呑下及消化。
第一次点餐时,老板多番劝戒娃娃不要尝试,因为一般人不会喜欢吃,但抱着要试尽各种特色食物的目标,娃娃坚持要试。一吃就明白老板的好意了,确实不太亲民,就是上述说了「
超级硬」! 😁
是硬而不脆啊! 不过除了硬,其实不难吃,米片无味要靠𩠌菜酱汁调味,同时令其「非常非常非常轻微」的软化,没有酱汁就真的吃不下了。
健康提示🚑:有胃病丶容易胃痛丶怕消化不良的朋友,记得千万不要试吃。

〈 吃得下米片,好相信尼瓦族人说话很有牙力!😄〉
链接:https://www.facebook.com/TellMeFanpage/photos/pb.100063554298361.-2207520000../1505665179639269/?type=3
跨地域包㸃
这个旅程一直由大西北的青海省开始,发现有一款食品很跨国度,四处都见到而且千变万化。
如何跨地fusion化?
那就要重温一点点华夏文化,当时是
西宁的一个回民家庭请娃娃吃
「馍馍」,
是回教清真食品之一,他们形容等于广东人称
「馒头」,那大家就想像到是什么样子。之后在西藏见过,形状多元化,同样有
「包」或
「卷」状。
来到尼泊尔,娃娃又听到同样的名称,这里更加普遍…
不是中文名吗?
原来尼泊尔的称呼发音相似
「momo」,但形状又再千变万化,在这里好像饺子或蒸包一样。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471575
于是,娃娃的结论👉:
在这大地区凡用面粉做的「包点」都叫这个名称!
馍馍=momo 👉
一个统称
这个理论没有文献纪录,完全是娃娃自己因所见所闻而想出来。😜
链接:https://www.facebook.com/TellMeFanpage/photos/pb.100063554298361.-2207520000../1505608619644925/?type=3
尼泊尔的momo一定会有馅料,但用料及味道可以说是因应乡村不同,或自由创作。
一般坊间吃的都是肉馅,咸味加入不同香料,但也见过餐厅的餐牌有"Chocolate momo"🍩(巧克力味)或者水果馅 "Strawberry momo"🍓丶"Mango momo"🍮…
好奇地问老板,他说是
自创甜品 😂。
无论如何,这种食品如此地道及流行,平民馆丶小贩路边摊丶餐厅或酒店都会有,
如果你没有吃过,就别说来过南亚了!
喝得到的咖哩与茶
"Masala"这个字可能很多人都不会觉得陌生,是一款很普遍的香料,通常
印度咖哩都会加入烹调,但娃娃还是第一次在饮料牌
Drink List见到。
南亚人很喜欢喝
奶茶(Chia),他们的习惯是一小杯一小杯的喝,这方面娃娃联想到法国人,但法国的小杯是喝Espresso啦!
南亚人的奶茶杯也是一样的小,而且同样是以浓味为主。普遍程度是路边摊/大排档也有卖,价格很平民,折为港币约$1.5-3视乎地区。
他们很喜欢随便在路边点一杯,露天坐下,一口一口慢慢喝,休息休息,看看街景,
十分享受的模样,绝对不是口喝那种。而这些茶当中,除了一般奶茶,还有就是加了
姜及
小荳䓻粉等等的
Masala Chia(香料茶),味道甜且微微辛辣,也带香气。
Masala 除了冲茶,在南亚也自然会用来煮咖哩,
Masala Chicken(香料鸡)就是最常见的。配白饭之外,之前介绍了的
传统豆饭Khana Set也可以配
香料鸡或
香料牛肉来吃。

〈 这碗就是娃娃心怡的香料鸡,配白饭最能吃出原来的风味。〉
链接:https://www.facebook.com/TellMeFanpage/photos/pb.100063554298361.-2207520000../1505606612978459/?type=3
南亚人的一日之计
一日之计在于晨,很多人认为早餐很重要。
而娃娃呢? 其实很少花心思在早上,在家崇尚自然醒,出走在外除非赶车或跟团,否则在途上甚少早起,通常起床后吃个brunch出门就最实际。
这天因为坐夜车关系,大清早到达印度边境,不经意就逛到了当地市集,出于好奇,人龙为了什么排队?
一看之下是
买早餐,食的很地道。 娃娃正好未吃,也就入鄕随俗跟着体验,
尝试传统早餐。
在香港一定不会这样吃,全部都是
油炸物(Puri & Chapati)。一早就如此上火,如果加上那天夜睡,睡眠不足一定爆发喉痛及豆豆。
幸好,希望那碗
青豆汤可以中和一下,又证明「
豆」
(Daal) 是南亚人每天必吃,加上一杯
乳酪及奶茶,这一餐味道实不错。😋
链接:https://www.facebook.com/TellMeFanpage/photos/pb.100063554298361.-2207520000../1480702658802188/?type=3
说起早餐,顺便分享一个
艳遇故事,
纯粹是个美丽的误会。
后来每天的早午brunch时间,娃娃都光顾同一小食店,因为价格便宜,老板人很好客,热心介绍他们的当地事物。
娃娃每餐吃的都是他特别煮的,跟餐牌上不同... 主要是因为迟出门,已经近11:00过了他们早餐时间很久,早市食材都用完了,但又未到午餐时段,午市食材要留到中午煮才新鲜。
娃娃并不介意由老板作主,他煮什么也好吃。吃罢通常会逗留一小时直至他准备午餐才走,期间就是听他说故事。但没想到,这样不知不觉发放了一个
「美丽但错误的信息」。
某天是老板家乡的特别节日
"National Rice Day",下午他关门休息,打算开两小时车程回乡看
「插秧」仪式,他提出架车载娃娃一起去。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471575
娃娃表示很有兴趣,
但,
可惜,已经买好了车票去另一个镇,老板一脸失望...
「
你一直很听话,你不想跟我一起去吗? 我会介绍亲人及朋友给你认识...」
希望只是敏感,他的意思不是指
喜欢听他说话丶
让他作主 就代表
「喜.欢.他」吧?!
这时只好尴尬地笑着摇头及继续说"Sorry"。
在纯朴的地方,人心同样单纯,感情也许同样简单。
但娃娃之意不在酒,只在乎
吃 出 人 情 味。
💝 🍴 ☕
娃娃现时仍在旅活中,想关注世界疫情前后的见闻及故事
,可以跟踪
我全新打造的脸书页:
【娃娃看天下-后疫情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