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高铁、成功岭,顶多再来个啤酒厂。好,没了。这是我每次问别人对乌日的印象时,得到的固定答案。
「乌日真的很无聊吗?」
我居住在乌日区三和里,也就是今天台中高铁站座落的村庄,从我家门口就能遥望高铁站巨大的蓝色框架与灰白色的轨壁。高铁带来了便利,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型态。随着路灯与第一家24小时的超商创建,我们开始进入「城市化」。
在我小的时候,马路不是给车用的,而是鸡猪鸭的活动中心。每当村里(在2010年县市合并前仍叫村)来了个远亲拜访,就会有只鸡遭殃。
乌日最大的姓氏是杨,走在三和村的巷弄里,遇见的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亲戚。我有好几位侄子跟我都是国中小的同班同学。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460711

(旧时的看板保留了县市合并前的行政划分)
▎乌日半路店
乌日曾经是个港口驿站,叫湖日港,又有别称「半路店」。涂葛崛港(今台中港附近)进来的水上商货会在湖日港集货再转陆路运至台中、大里等地。在卸货与上货之间,湖日港成为了商人们暂时歇坐的停靠站。一时人稠物穰,市声鼎沸。因经商致富的乌日人也不在少数。现今乌日学田里的豪宅「聚奎居」,其祖上即是经营有道,在日治时期(1920年左右)兴建的。
湖日港的繁荣景象随着日本人的统治逐渐衰落。当然这不全然是日本人的错,而是城市化的进程中,铁路取代商港驿站是避不可免的。台湾西部纵贯铁路于1908年正式通车,以及1916年贯穿台湾南北的纵贯线(今台1县)全线通车。这意味着湖日港势必被边缘化,也象征台中的发展重心由周围转至内陆。
『湖日港』的没落,『乌日』成为这一带新的代名词。原本也只是聚落名称的乌日,在日治时期一跃成为行政区域名称,即所谓的『台中厅乌日区』,厅是日治时期的行政划分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市。
▎我回忆中的乌日
绿油油的水稻田旁,有着漫天飞舞的蜻蜓。贯穿乌日的筏子溪底,不时有农夫带着牛只下水泡澡,我记得小时候在溪里游玩时还曾爬上牛背。溪的一旁是妇女们清洗衣物,犹如浣溪纱场景一样。
小学的我,考试成绩总不尽人意,但其实也没有太多人在意。兄弟姊妹们每人都有一支钓竿,每当下课,我们抡起竿子就往河边走。钓上来的鱼不见得会带回家,更多的只是享受鱼杆拉扯晃动的弹跳快感。
收割季节到来,摇曳的稻穗一一被收拾,然后留下一片贫瘠。在下一次的插秧之前,会有庙会活动。大人们会在田地里架起高高的戏台,演的有时是布袋戏,有时是歌仔戏。我们不是站着看,就是坐在铁制的白色圆形高脚椅上。我当时还太小,对舞台上的咿咿啊啊真的没有兴趣,反倒是道路两旁的弹珠台更能掀起我的兴致。
随着高铁的建案通过,村里也开始跟着改变。先是有一群长辈合伙把地卖掉然后离开,田地被填平,本来高低起伏的小径变得又宽又平。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大楼的兴建,对于我这种乡下小孩来说,这完全是怪物。
接下来的日子就如同不停站的火车一样,乌日的容貌从一点点到现在变得完全不同。但这依然是我小时候的乌日,只是长大了,长得有点不记得我了。
(成功岭只能远远的拍照,太近会被卫兵禁止)
▎我想说的乌日故事
我今年32岁,不知道为什么,我开始怀旧了起来。曾经我骑着车绕着村(现在叫里)找寻我的儿时记趣,却遍寻不着半点。最后竟只能在那些留下来的老人脸上找到回忆。但,他们有一天也会死去,之后又有谁能来诉说这段故事呢?我想应该要是我们吧! #是我们这几个洄游的乌青。
乌日不该只有高铁站,其实还有很多秘境值得我们探险。既然还没有人有时间来说,那就由我来跟大家介绍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几个乌日小景点,同时也会分享乌日周围紧邻的村里秘境给大家,共荣共存,我们才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说。
【聚奎居】
兴建约于1920年间,是日治时期乌日地区富绅商贾陈绍宗的的豪华宅邸。这是乌日唯一的巴洛克式建筑,结构是传统三合院的「ㄇ」字体,正面是两层楼的西式洋楼,左、右护龙则是一层楼的传统中式建筑。正面建筑上方有堂号「颖川」,这是陈姓的标准堂号,就如同我们杨家有「弘农堂」、「四知堂」。比较特别的是全建筑一楼的柱子是采希腊传统多利克柱(Doric),但其实里面都是中国传统的红砖头填满。
同时这里也是老乌日人口中的"鬼屋"。之所以会有这种误传,是因为陈姓后代很早就搬离了乌日,留下空荡的洋宅。随着日子过去,墙壁上爬满了藤蔓,通往二楼的阶梯也损坏。夜幕低垂的时候,真的很像随时会跑出什么东西。
聚奎居的「奎」为古代星宿中的文曲星。全名的意思是希望里民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并考取功名。聚奎居所在的「学田里」,也是因为当地仕绅透过田地收成的利润举办私塾而得名学田。以前这里是很多婚纱拍摄的秘境,也是我们小时候试胆的地方。现在的聚奎居已重新整修,并于2020年12月重新开放参观。
【知高圳-知高圳步道】
这是乌日最高的山,坐落在军事重地成功岭旁。曾经也是军营的一环,随着台湾兵力锐减,也跟着荒烟漫草。知高圳曾是灌溉乌日农地的重要水渠,但随着高铁兴建,没了农地,这条渠道也失去了意义。现在则是乌日人休闲散步的好地方。每年的十月十一月,山顶上的芒草高过人头,走在里面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这几年也渐渐有不少网红来这里留下倩影。
(儿子完全隐藏在高高的芒草当中)
【乌日警察官吏派出所】
这是日治时期乌日庄的警察派出所,在二战后仍做为乌日派出所。但随着乌日人口增加,派出所的空间已不足以应付更多的警力。新的乌日警察局成立后,旧的派出所则变成员警宿舍。在2013年3月被登录为台中市历史建筑,并重新修复。在2020年8月29日修复完工后,乌日警察局分出几个部门,重新进驻让建筑再次担负起维护治安的责任。
(重修后的派出所已经有员警驻守)
【罗布森书虫房】
我们不是餐厅,也不是咖啡厅;我们不卖书,也不外借书。我们是微型图书馆,只为成为「纯粹阅读体验的提案者」。这是罗布森书房对自己的一个注解。
这是一座隐身在乡野田园的书房,位于乌日最边陲的溪尾村。对于喜爱阅读的书虫们来说,这里是一个很适合静静独处阅览与品咖啡香的好地方。

(图片来源: 罗布森书虫房官方脸书)
【物流共和国】
乌日小景点的后起之秀,坐落在高铁站附近,对乌日人来说是一栋充满未知的大楼。2017年成立后,一直没有什么访客,一楼的咖啡厅反而因为鲜少的客人成为一个宁静喝咖啡的秘境。
(集装箱风格的咖啡厅有不一样的感觉)
【筏子溪新地标】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460711
无论你是搭乘高铁或是开车,都会在河滨看到这斗大的台中英文本母地标,随着乌日渐渐成为了中部的交通枢纽,台中市政府在筏子溪上立起了地标。
▎紧邻乌日的小景点
【彩虹眷村】
南屯与乌日的交界有一个老头喜欢在墙壁上画着奇怪的画,以前觉得他怪,现在红了,觉得他很厉害。
位于春安里的彩虹爷爷-黄永阜在2008年8月起开始彩绘建物,因民众在2010年9月引发了「抢救彩虹村」活动,彩虹村才得以辟划为「彩虹艺术公园」而保存。日本漫画鬼太郎会社都说爷爷是台湾的宫崎骏,2012年彩虹眷村也获选英国旅游网站全台十大Instagram打卡点、日本网友最想去的拍照景点。
(老婆爱上红色的彩虹眷村)
【诚实商店】
枫树社区诚实商店于2004年由台中市枫树脚文化协会将社区闲置的空间再利用的成果之一,这是一间无人商店,店内的标价费用几乎都能让人拿出硬币。当我们投入硬币时,钱币与木头碰撞的声响框啷,在当地人耳朵里,那叫诚实的声音。
(无人的诚实商店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以上八个是这一年我觉得值得推荐的小景点,我们才刚开始,未来仍会继续更新,也期望有更多的人来乌日玩。乌日不是只有高铁站,真的!
+++
我叫杨迷斯,出生于台中乌日,是一名旅行作家。这两年跟志同道合的背包客朋友们成立了一个旅行品牌(轻装上阵-半自助游)。希望把我们喜欢的旅行模式分享给更多的人。
同时我也是一名返乡的乌日青年,与在地创生团队(黑皮泥思)合作试图推广乌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