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Dhukur Pokhari后回头看见壮阔的Gateway to Heaven
- 前言 -
名列全球最受欢迎步道的安娜普纳大环线(Annapurna Circuit Trek,以下简称ACT)和安娜普纳基地营路线(Annapuna Base Camp,以下简称ABC),
我可以不跟团、不请向导、不请挑夫自助健行吗?这样一趟走下来大概要多少钱?依我的体能走得完吗?我要带什么装备才足够应付这条路线、走在这么高海拔的地方我在台湾保的旅平险够用吗?......
以往都是从一些以健行为主的旅行社知道ACT或ABC,再加上喜玛拉雅山脉的震慑名号,直观的认为困难度不低,就以为这些路线都需要跟团,或至少需要在当地请向导或挑夫,但当我在老挝旅行时认识一名以色列旅人,从他口中得知原来ACT、ABC或圣母峰基地营(Everest Base Camp,简称EBC)都是可以自助前往,即不跟团、不请向导(guide)、不请挑夫(porter),只要有一定的体能、事前查找好路线、向相关机构申请好入山证、随身携带地图、健行路线手册、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勇气,且这些路线沿途都有步道指标(trail mark,主要步道是红白色指标、次要步道是蓝白色指标)不太需要担心会迷路,因此埋下此行的种子。
红白色的trail mark
知道可以自助健行跟真正要去健行了还是有段差距,我当时内心仍有诸多以上所列的疑惑,我除了询问当地人外,也请教谷歌大神及孤独星球出的Trekking in the Nepal Himalaya(2016年1月版,有尼泊尔地震后的信息),多半都是英文数据,中文数据多半是健行路线的所见所闻及照片分享,因此就想说等我走完要来写一篇,以问题导向为主的攻略,希望能让预算不多但又想一亲大山芳泽的健行者能靠自助健行的方式走完这全球最受欢迎的健行路线。
当然我的解答很多时候是基于我个人有限的数据搜索和单薄的经验而非标准答案,因此这10个提问都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一起讨论,若我有写错的地方,也请指正!如有其它疑问希望我分享经验,也可以一并提问!谢谢!
10个提问:
1. 我可以不请向导、挑夫,自助在ACT或ABC健行吗?
2. 走ACT或ABC需要事先申请入山证吗?要提早多久申请?
3. 在步道上每日预算、总花费大概多少?
4. 走ACT或ABC的困难度是如何?
5. 走ACT或ABC所需要的装备为何?
6. 走完ACT和ABC所需天数为何?
7. 是否需要针对此健行购买保险?
8. 哪个季节来走ACT和ABC比较适合?
9. 每天住哪里和吃的三餐是什么?
10. 如果只能在ACT和ABC中选一个,要选哪个?
2019/9/16补充:
写完这篇文章后,收到一些私讯的问题,有三个问题大家比较常问,简单整理一下,回复在编号30的回复中,让大家对于步道上的情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请自行参阅!
Q: 我用maps me.这个app,但找不到ABC和ACT路线耶?
Q: teahouse会收美金吗?
Q: teahouse有地方洗衣服吗?可以晾衣服吗?晾一个晚上会干吗?
///温馨提醒///
1. 因为尼泊尔境内有许多步道,在地理、气候、所需证件及居住环境等多所不同,所以以下问题仅针对ACT和ABC,不适用于尼泊尔其他步道的情形。
2. 尼泊尔境内许多地方在收费上会依照你是尼泊尔公民、来自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公民(例如印度)或其他国家的外国人而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台湾人是属于「外国人」这类拉!以下所提到的费用都是针对「外国人」。
- 步道信息 -
名称 / 安娜普纳大环线(Annapurna Circuit Trek,以下简称ACT)和安娜普纳基地营路线(Annapuna Base Camp,以下简称ABC)
地点 /尼泊尔,自博卡拉(Pokhara)出发
路径 / 自Pokhara搭车至Besi Sahar,从Besi Sahar开始步行,至Ghorepani后,ACT路线结束,转接ABC路线,最后步行至Kimche搭车回Pokhara
日期 / 2018.04.12-2018.05.11,共30日
季节 / 干季及雨季前段
起始点及最高高度 / 830m及5146m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116764
简介 /
ACT:从低海拔的森林、竹林到中高海拔的针叶林、再到高海拔的雪地,沿着Marsyangdi河谷漫步着,高低落差而生的峡谷绝世大景,再搭配安娜普纳峰等多座6000公尺以上高峰,可说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还有尼泊尔特有的teahouse文化,让人走了一整天仍可吃到热腾腾的食物,甚至洗热水澡。此外沿途所经过的藏族村落也富有浓厚的文化宗教色彩,处处可见受藏传佛教影响而创建的佛塔、庙宇和转经轮等,难怪ACT被誉为全球最受欢迎步道的首选。
在Manang高度适应时前往Ice Lake(4620m)
ABC:步道难易度适中,低海拔处有茂密蓊郁的森林,春季健行时可看到杜鹃盛开的景象,沿途不时可眺望远方的鱼尾峰(Machhapuchhare)和安娜普纳南峰(Annapurna South),在要接近安娜普纳基地营时的冰河地形更为壮阔,不用上到5000公尺就可以有被众雪山围绕的享受。
安娜普纳基地营(ABC,4130m)
网志好读版(上下集各5个提问):
[Trekking] 2018 ACT& ABC:一定要请向导吗?关于安娜普纳大环线及基地营自助健行的10个提问(上集)
[Trekking] 2018 ACT& ABC:一定要请向导吗?关于安娜普纳大环线及基地营自助健行的10个提问(下集)
- 正文 -
1. 我可以不请向导、挑夫,自助在ACT或ABC健行吗?
答案:可以!
在我告知朋友要自助前往ABC健行时,朋友曾抛出一个问题:「之前看过网络上有人讨论尼泊尔好像要强制健行者要雇用向导耶,你要不要确认看看?」我后来请教谷歌大神,发现尼泊尔境内的健行路线实在太多,每区的路线要求不尽相同,确实有些限制区(restricted area)的路线若无雇用向导或二人以上即不能前往(例如Nar-Phu Trek或Mustang Trek),而
就ACT及ABC这两条健行路线而言,目前并无强制要求需请向导或挑夫(仍建议你出发前再确认最新法令状况比较保险),所以主要是依照个人需求、财力、体力等因素来选择。
个人经验:
抵达尼泊尔时,本来只打算走ABC,但老天爷的安排让我在出发前一天遇到此行的驴友,加拿大女孩Alysia,让我在一天内改变计划并去延长签证,决定先走ACT,再走ABC,等于把安娜普纳山脉绕一圈!我们没跟团、没请向导和挑夫,携带安娜普纳区的地图、孤独星球出的Trekking in the Nepal Himalaya(内含每日路线的详细介绍),真正上路后,前14天我和Alysia结伴走,后16天我自己走。我个人觉得自助走这两条路线,安全上的疑虑不大,我走的时候是春天,算第二旺季,路上都可以遇到其他健行者,互相交换意见,路标也都算清楚,纵使有几处路标不明显,问当地人或看maps.me的地图也都可以找到正确方向。ABC的路线较大众化,且Chhomorung之后就是一条路线去回,基本上很难迷路......
我很推荐「maps.me」这款app,里面有ACT和ABC的路线,提前下载尼泊尔地图就可以离线使用,非常实用!
2. 走ACT或ABC需要事先申请入山证件吗?要提早多久申请?
答案:要!但与台湾的入山申请历程不同,在尼泊尔当地至迟可于入山的前一天至相关单位申请,约1-2小时即可取件。
以下大概介绍一下在尼泊尔健行所需要申请的入山证件:
1) TIMS Card
这是由尼泊尔健行信息管理系统(Trekk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TIMS)核发的证件,不论是去安娜普纳、圣母峰或蓝塘(Langtang)区的步道依法都需要申请这张证件。 其他详细数据请参
尼泊尔官方旅游网站的说明。
#费用:2000卢比/人(约台币560元),团客的话是1000卢比/人
#所需文档:护照正本、护照影本、两张大头照。
#办理地点:在加德满都可去Tourist Service Centre或TIMS Centre office,亦可透过仲介办理(只是要多付一点手续费);在博卡拉可以去Nepal Tourism Board Office办理。
2) 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入园许可
因为ACT和ABC都位于安娜普纳保护区(Annapurna Conservation Area)内,所以必须申请安娜普纳保护区入园许可(Annapurna Conservation Area Project,简称ACAP)。
#费用:2,000卢比+13%增值税(合计2,260卢比,约台币620元)/次/人
#所需文档:护照正本、护照影本、两张大头照。
#办理地点:在加德满都可去Tourist Service Centre里面的national parks office,亦可透过仲介办理(只是要多付一点手续费);在博卡拉可以去Nepal Tourism Board Office里面的ACAP办公室办理。
3) 限制区域健行许可(Restricted-Area Trekking Permit)
因为ACT和ABC都不是在限制区域内,所以不需要申请这张许可,倘要前往例如Manaslu或Upper Mustang等限制区才需要。限制区有哪些及所需费用请参
尼泊尔官方旅游网站的说明。
个人经验:
我是在Pokhara时,前往Nepal Tourism Board Office办理TIMS Card和ACAP,包括填表和等待核发,所需时程约1小时。在Nepal Tourism Board Office可以免费拍大头照,但仅供TIMS Card申请之用。填表时须知道大致的入园和离开时间(取得证件后要变更入园或离开时间都可以,很随兴XD)、健行路线(简单填ABC或ACT就可以)、境内和境外的紧急联系人(境内的可以填酒店的联系数据),保单号码则是选填项目。值得注意的是,ACAP仅限进出整个安娜普纳保护区一次(保护区很大,ACT和ABC的标准路线都在保护区内,所以我30天的健行只需要缴一次费用)。
若需要办理延长签证,移民局就在旅游局办公室旁边,可以一同办理,须在线填表(移民局有wifi可使用),所需时程约1小时,移民局的官员态度良好,延签办理很顺利。
///温馨提醒///
ACT和ABC路线中有多处检查哨,若在检查哨被发现没有入山证件,要支付两倍费用才能取得入山证件。
3. 在步道上每日预算、总花费大概多少?
答案:每日食宿约15-20美金左右(约台币450-600元)/天,30天总花费约美金450-600(约台币13,500-18,000元)
据我所知,在ACT中,唯一有ATM能提领现金的地方在Jomson,若自东往西走(从Besi sahar这边开始走),起码要第12天左右才能抵达(我是第17天才到);在ABC中则没有任何村庄有设置ATM,更不用奢望在ACT或ABC中的商店或酒店能使用信用卡。虽然有很多酒店或私人处所可以换钱,但汇率通常很差。因此,行前颇困扰我的问题在于,到底要带多少现金才保险?
谈步道上的总花费前,首先让各位了解一下在步道上需要花钱的品项有什么及物价如何:
#住宿:美金1-5元(台币约30-150元)/床或/间,有些teahouse会针对Wifi、充电或洗热水澡额外收取100-200卢比不等的费用
#食(三餐和饮料):美金10-15元(台币约300-450元)/日
#其他:零食、日用品(例如卫生纸)、交通费等
个人经验:
此行30日,我在步道上的总花费约台币14,000左右。
行前准备查找数据时,有些旅行网志是建议预估每日需10-15美金左右,我自己则是保守预估15-20美金左右,事后证明这样的预算可以撑到Jomson再提领现金没问题。且行前听去过的人分享,在步道上的酒店主要是靠「食」来赚钱,因此住宿很便宜,食物才是贵的所在,所以多半可以要求若在酒店吃晚餐和早餐,住宿则免费。实际在步道上,通常在ACT都可以要求住宿免费,晚餐和早餐会在酒店内吃,且ACT上基本上Wifi、充电和洗热水澡都不用额外付费;在ABC,因为比较商业化且团客多,我一个人住的话很难要求住宿免费,通常都会付1-2美元,且在过Chhomrong后,基本上Wifi、充电和洗热水澡都会额外收费。三餐和饮料的话,我有自备花生酱、茶包和一些早餐可以泡牛奶的麦片,除此之外没有特别节省,想吃想喝就点,所以「食」的部份花费大概美金10-15元/日不等。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116764
但我还是建议多带一点现金或带一些外币,因为在Jomson的ATM可能面临:机器故障、挑卡(例如尼泊尔很多地方的ATM都只接受Visa不接受Master)、没现金等技术性问题,像我的加拿大驴友她就领不出现金,被迫缩短旅程,提早回Pokhara了。
所以,撇开尼泊尔来回机票、在加德满都、博卡拉的消费或保险费等,
单纯就步道上的花费,30天台币15,000到20,000元可以过很爽了!
4. 走ACT或ABC的困难度是如何?
答案:ACT的难易度约「适中到难」、ABC的难易度约「适中」。
ACT和ABC都是被定义为「健行」(trekking)而非登山(mountaineering)路线,所以基本上没有很困难的地形需要克服,高低起伏是一定有,但路径都算清楚好走,我个人觉得有长期规律运动习惯且强度到一定程度者应该都可以完成,具体来讲,若有跑过半程马拉松、自主爬过百岳者都算。个人认为,
ACT和ABC中,最难的在于「高海拔适应」。ACT中,到第5天左右就会到3000公尺,顺利的话,一直到第12天左右才会下撤到3000公尺以下;在ABC,也会有2-3天会在3000公尺以上,因此能否适应高海拔成为影响健行难易及个人体力的主要因素。
另外,难易程度会随着你拥有多少时间或背包多重等因素而不同。若时间比较宽裕者,每天的健行长度比较可以随着体力来安排,有时多安排一天休息日有助于隔天继续往前走。若时间比较赶的人,可能每天都得维持一定的健行长度,自然需要的体能强度就更高了。背包的重量也会直接影响到每日行走的体能,能轻量化就轻量化吧(下一题会谈到需要什么装备)!
个人经验:
我自己的体能状况:平常有跑步的习惯(一周约2-3次,每次约30分钟),周末会爬郊山,曾一日走完阳明山东西大纵走,百岳的话有单攻玉山和西峦大山、参加商业团爬雪山,自背露营装备徒步环岛西部沿岸(桃园到屏东)一个月(当时背包约12公斤),六年内跑了六次半程马拉松。没有多日纵走或重装百岳的经验,来尼泊尔前人生最高海拔就是玉山的3952公尺。
在走ACT和ABC时,我的背包约11-12公斤,除通过ACT最高点Thorung La隘口那天走了11小时,其余每日步行时间约5-8小时不等,30日内有安排5天的休息日,因为时间比较宽裕,所以行程没有排得很满,高度适应停留日也比书上建议的多1-2天,整体来说,在走了几天后身体适应了每日步行的强度,除了一次下降高度太多膝盖会不舒服以及在通过Thorung La隘口那天有高山症反应外,体能上觉得都可以负荷。
5. 走ACT或ABC所需要的装备为何?
答案:每日都有teahouse可住,不须带露营设备。我的背包约11-12公斤。以下所列的是我在步道上时常用到的装备:
1) 衣物和鞋子:
外层GTX外套、中层保暖化纤及羽绒衣、内层排汗透气衣x3、内衣裤x2、保暖裤x1、登山鞋、羊毛袜x2、五指袜、凉鞋。
2) 登山装备:
有背负系统的大背包(40升左右)、登山双杖、头灯、吸管水袋(2公升)、防水压缩袋、防风手套、护膝、夏季薄睡袋、雨衣、雨裤、毛帽、快干毛巾、头巾x2、圆盘遮阳帽、小型滤水器。
3) 配件:
太阳眼镜、水壶、保温瓶、防晒乳、保湿乳液、晒衣夹、指甲刀、环保餐具。
4) 食物:
一些能量棒和巧克力等零食、茶包、麦片、花生酱一小罐。
5) 盥洗用品:
肥皂、洗发乳、牙刷、牙膏、牙线、湿纸巾、卫生纸、干洗手。
6) 电器:
行动电源、充电线、相机、相机电池充电设备。
7) 其他:
高山症药品丹木斯、碘片(Water purification tablets)、孤独星球出的Trekking in the Nepal Himalaya一本、安娜普纳区地图一份
需要说明的及个人经验如下:
1) 尼泊尔健行特有的teahouse文化,有床、有毛毯、有热食热饮,让健行者不须背负露营设备,食物也只需要带行动粮即可(如果为了省钱可以背多一点零食上山,因为在山上价格都翻倍),若有携带滤水器或碘片,到酒店都可以装水,所以每天背个2-3公升足够当天饮用即可,也因此大大减轻背包的重量。
2) 四五月的天气已经转暖,但晚上仍微寒,到3000公尺以上高海拔更是到寒冷的程度,4000公尺以上也有遇到下雪,因此各种保暖装备还是必须携带。
3) 有一项装备我没有列在上面,就是
三季睡袋。我当时担心山上会冷,只有夏季睡袋不够,就在Pokhara租一个耐寒可到-10的三季睡袋,重量应该有超过1.2公斤。此行我虽然同时带了三季睡袋及夏季睡袋,但在30天的健行里,三季睡袋我只用了1次,因此我没有把三季睡袋放在上面的装备清单内。多数时候,酒店内提供的棉被或毛毯(淡季时酒店没什么客人还可以多要一条毛毯),搭配我的夏季睡袋(当成睡袋内套在用)基本上我就觉得够暖,只有在Thorung Phedi(4540m)那晚,外头下着大雪,毛毯又刚好很薄(不知为何在这么高海拔酒店提供的毛毯却是此行最薄的一条),所以就拿出三季睡袋才够暖。因此,是否需要带三季睡袋,就看前往的季节、个人的耐寒程度和背负能力了!
4) 要带多少食物也是蛮因人而异。虽然步道基本上沿途都可以买到补给品,但越高海拔就越贵,价格会比在平地贵到4倍以上也不足为奇,所以有些人会倾向在加德满都或博卡拉多买一些补给品背着走,省钱但背包就比较重了。此行我带了花生酱一罐觉得很棒,可单吃也可以配饼干、面包,很好的补给品!
5) 没有业配,私心来推荐一下此行的主要装备:
#
大背包:在登山补给站买的
Hanchor的FLINT 模块化轻量登山背包,背着它环岛和走完ACT、ABC,完全符合我的需求。此款包在国外不太可能会撞包,且屡次受到欧美健行客的询问和称赞。
#
登山双杖:
Black Diamond Trail Pro Shock 航太铝合金避震登山杖(女款) ,用起来非常顺手,快扣设计让登山杖用起来很稳固。
#
五指袜:
injinji的五指袜,让我不论是环岛或走完ACT、ABC都没长过水泡!我会先穿五指袜,再穿羊毛登山袜。
#
小型滤水器:
Sawyer 便携式滤水器,因为碘片的消毒水味让我难以入口,所以第三天起改用小型滤水器,让我在步道上没有买过任何矿泉水,既省钱又环保。
#
登山鞋:在登山补给站购买的
Hanwag Banks II GTX 中筒登山鞋(女款、黑色),防水效果佳、脚踝保护佳、穿起来舒适度极高、下坡止滑尚可,在雪地上走也很稳,整体来说很棒的登山鞋。
#
凉鞋:在登山补给站购买的
Mont-Bell日系圆织带休闲拖鞋,会买这双是看在它「轻量」的优点,本以为功能上会很弱,但实际上这双的止滑效果蛮好,且外型很好搭,抵达teahouse后把登山鞋脱了换凉鞋也可以在附近漫步,屡获欧美健行者的询问和称赞。
6. 走完ACT和ABC所需天数为何?
答案:若全程皆步行的话,ACT约17-20天、ABC约8-11天。若搭配巴士、吉普车或飞机,则时间可以适度缩短。
近年来安娜普纳保护区的公路开发日渐完善,对于健行者而言,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在于,拜公路开发所赐,有些路段可用吉普车代替,对当地人来讲增加生活便利性,对时间不多的健行者而言,可搭配吉普车,仅步行于没有公路的步道,假期有限仍可一探安娜普纳的美姿。忧在于,部份步道已被公路取代,因此想走全程的健行者就得被迫在车道上步行,有安全上的疑虑。为此,ACAP也逐渐开发一些替代步道,取其平衡。另外,在Manang和Jomson都有机场,搭飞机也成为一种选择。
因此,到底要走几天,这涉及到几个因素:
健行者愿意花多少时间在步道上?健行者的体能状况?及是否坚持全程步行?或是要用巴士、吉普车、飞机+步行的方式完成?
1) ACT
多数人会选择从东走到西(才有足够时间逐步适应高海拔),步道路线始于Besi Sahar,经Thorung La隘口,到Naya Pul。全长约220公里。公路已开发到3540公尺的Manang,所以Besi Sahar-Manang都可「以车代步」。从Manang-Thorung La-Muktinath这段仅得以步行(或骑马)完成,包括高度适应日在内,步行天数约5日。从Muktinath-Naya Pul也是全程都有公路。所以,极端来说,若搭配巴士、吉普车或飞机,要花7-8天来走ACT好像也是有可能......(但听搭吉普车的朋友说,路途颠颇,搭起来不是很舒服......)
Photo is downloaded from: http://www.muppetsabroad.com/the-annapurna-circuit/
2) ABC
步道始于Naya Pul(或Phedi),可选择绕一圈到Poonhill或经Jhinu,到Chhomrong再一路上安娜普纳基地营,若不绕去Poonhill的话,大概8-9天可以完成,若绕去Poonhill的话,大概10-11天可以完成。据我所知,目前可搭车到Ghandruk(因为我没有走Phedi到Jhinu这段所以不知道这段的公路开发情形),或许可以缩短1天的步行行程。
Photo is downloaded from: https://www.windhorsetours.com/itinerary/annapurna-basecamp-trekking/
个人经验:
因为我时间上比较宽裕,所以并没有限制要几天内完成,走起来也比较随兴并依照当下情况调整,也因为我和驴友都担心会有高山症的问题,因此Thorung La前预计的高度停留日多了2天。另外,会在Bragha停留3天是因为驴友肠胃炎,所以多休息一天。除D1从Pokhara到Besi Sahar及D30从Kimche到Pokhara是搭巴士外,其余均以步行的方式完成,共30日完成ACT和ABC。以下是此行实际的步行纪录:
D1 4/12 Besi Sahar-Bhulbule
D2 4/13 Bhulbule-Syange
D3 4/14 Syange-Tal
D4 4/15 Tal-Timang
D5 4/16 Timang-Dhukur Pokhari
D6 4/17 Dhukur Pokhari-Upper Pisang
D7 4/18 Upper Pisang-Bragha
D8 4/19 Bragha(rest day)
D9 4/20 Bragha
D10 4/21 Bragha-Manang(rest day)
D11 4/22 Manang-Ice Lake-Manang
D12 4/23 Manang-Yak Kharka
D13 4/24 Yak Kharka-Thorung Phedi
D14 4/25 Thorung Phedi-Thorung La-Muktinath
D15 4/26 Muktinath (rest day)
D16 4/27 Muktinath-Kagbeni
D17 4/28 Kagbeni-Tiri
D18 4/29 Tiri-Marpha
D19 4/30 Marpha- Chimang-Larjung
D20 5/1 Larjung-Ghasa
D21 5/2 Ghasa-Tatopani
D22 5/3 Tatopani- Upper Ghorepani
D23 5/4 Upper Ghorepani-Siprong
D24 5/5 Siprong-Sinuwa
D25 5/6 Sinuwa-Deorali
D26 5/7 Deorali-Annapurna Base Camp
D27 5/8 Annapurna Base Camp-Chhomrong
D28 5/9 Chhomrong(rest day)
D29 5/10 Chhomrong-Ghandruk
D30 5/11 Ghandruk-Kimche-Pokhara
///温馨提醒///
在安排行程上,建议保留个2天当预备日,因为在山上,天气、交通、路况、个人体力等太多因素可以让行程被迫中断或往后延,若下山后的行程排的太紧凑,有可能会导致赶不上飞机或签证过期等风险。
7. 是否需要针对此健行购买保险?
2020年更新答案:办理TIMS时需附上旅游保险信息。
因版友留言提问,我在2020/03/17查看尼泊尔旅游局的信息,关于TIMS CARD的页面有提到:
"Travel insurance is essential to acquire permission for trekking in Nepal and for obtaining the TIMS Card."
因此,看起来保险数据在申请TIMS CARD时是必要的。至于保险数据的内容要涵盖哪些项目才足够?希望近期有申请TIMS的版友可以分享经验。
答案:没有强制要买,但仍建议购买保险范围涵盖3000公尺以上高山健行活动的意外险或旅平险。
买不买保险这种事,在法令没有强制购买之下,实在很因人而异,但基于我个人经验和行前搜集数据的结果,我会建议购买保险范围涵盖3000公尺以上高山活动的意外险或旅平险,花点钱买安心、也买安全。
个人经验:
出国时大家都习惯会购买旅平险吧!但旅平险的保险范围是否涵盖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健行活动?就需要再进一步确认。因为我是在旅行途中临时决定来尼泊尔,因此当初在台湾购买旅平险时没有意识到上面这个问题,直到我确定要走ACT及ABC时,我查找数据时发现保险的重要性不容小觑阿!因为,
若没有适当的保险(保险范围要涵盖3000公尺以上高山健行、要有直升机紧急救援、搜索救助费用的保额要足够支付直升机的费用),在3000公尺以上发生高山症或各种意外必须紧急送医时,直升机是无法立刻出动救援的,必须要确认你有足够支付直升机费用(5000美金)才肯出动,不论是透过信用卡或汇款等,这一来一回很可能延误就医的时间。所以我就开始研究高山健行的保险。
1) 出国前我选择国泰产险的旅平险海外旅游E方案,看完保险契约后,发现不保事项没有包括3000公尺以上的健行活动,所以乍看之下3000公尺以上的健行活动好像有在承保范围。但为了避免发生争议,我写信问国泰产险的客服,得到以下回复:「投保须知中告知凡于旅游期间从事以登山(3,000公尺以上)或水上活动类为主要目的者不予承保。」
2)所以,最终我采取一个折衷方案,就是估计要待在3000公尺以上的那些天数,额外投保足以涵盖3000公尺以上高山健行活动且有直升机救援的保险,我是选择很多网志推荐的
World Nomads,投保10日,要价60美金。其余时间用国泰产险的旅平险来应付(我写信给客服时顺道申请英文保单,只要回传护照照片即可,不用支付额外费用,隔天即收到英文保单,并把电子档存在手机上,遇到有救援需求时可以派上用场)。
3)其实,当时我还有询问国泰产险的客服,如果有几天要健行超过3000公尺,是否有适合的保险可以加保?当时客服回复可加保「
特定活动综合保险」,但必须亲自到临柜办理,无法在线投保,因此我选择可以在线投保、延保的World Nomads。若有出国前就确定要去尼泊尔健行者,可研究看看这个保险商品。
「特定活动综合保险:本商品专为在国内或海外从事滑翔伞(翼)、飞行伞、拖曳伞、高空跳伞、攀岩/冰、马术、武术比赛、潜水,以及其它例如滑雪、空中摄影、自行车、路跑、登山、铁人三项等活动风险所设计之保单。承保因意外身故残废或医疗、紧急救援需求、对第三人应负赔偿责任等,保障充足很安心。」摘录自国泰产险官网
在ACT和ABC中,尤其是高海拔地区,我几乎每天都会看到直升机,有的是来观光的,有的是来救援的,在Thorung Phedi、ABC和MBC都曾看过有人因为高山症反应、被落石打到脚断了而必须赶紧下撤,仅供各位参酌了......
8. 哪个季节来走ACT和ABC比较适合?
答案:第一旺季是秋、早冬/干季(10-12月)、第二旺季是春/干季、雨季初(3-5月)
参考孤独星球和网络上的信息,普遍认为
秋季是最适合来ACT和ABC的季节:气温怡人、少雨、万里无云,视野绝佳。但缺点就是人很多很多很多!可能会和在山中悠哉享受及安静找寻自我的理想相违背,此外teahouse常客满、物价上涨、步道上可能塞车等。若想避开与「安娜普纳菜市场」的相会,可以选择第二旺季
春季:气温怡人、杜鹃盛开,人少很多,teahouse不太会有客满的情形或甚至降价求售。但缺点就是下雨的频率高一些,天空总是有那几片云在飘阿飘的,可能无法拍到完美无瑕的照片。
个人经验:
我之所以选择春季而非秋季,纯粹是刚好而已,刚好旅行计划可以配合就来尼泊尔了。在健行过程中,四月基本上还是干季,偶尔午后2点后会开始飘雨,所以我们都是早起出发,大概下午2-3点就会抵达teahouse,整个四月没有用过雨衣和雨裤。到了五月,雨季来临了,下雨的次数开始频繁起来,空气中也多了几丝潮湿的氛围,但多集中在下午和深夜(会下暴雨或甚至冰雹)。整体来讲,在ACT上仍可感受到相当悠哉的气氛,在ABC的人潮则是明显较多,团体队伍也较多。有点无法想像在秋季时人会多到什么程度......
也是有听当地向导说,雨季(6-9月)或冬天(1-2月)还是有人来爬,就比较多雨和比较冷而已嘛(向导身强体壮且走过ABC无数次所以讲起来一派轻松XD)。
9. 每天住哪里和吃的三餐是什么?
答案:住的多数是teahouse(内含食宿),三餐都可以在teahouse内吃,不外乎煎蛋、面包、麦片、意大利面、汤面、饭等。
1)住宿
在走ACT和ABC时,基本上大家每晚都是入住村落内的teahouse,属于尼泊尔特有的、行之有年的步道文化,基本上走个2-3小时就会有村落,就会有teahouse,大部分也同时提供住宿,少数则只有提供餐饮服务。住宿一晚约美金1-5元(台币约30-150元)/床或/间,有些teahouse会针对Wifi、充电或洗热水澡额外收取100-200卢比不等的费用。可以要求若在teahouse吃晚餐和早餐,住宿则免费。
teahouse内的基本设施包括:
#房间:单人/二人/多人等都有,多半是木头床架搭配床垫、床单、枕头和棉被或毛毯
#厕所:有蹲式也有坐式(西式)厕所,有自动冲水也有手动(自行舀水),须自备卫生纸
#餐厅:用餐的地方,高海拔多半有提供室内火炉可以取暖,有些地方则有户外露台
#浴室:有些可提供热水(热水器或太阳能)、有些地方只有冷水
#Wifi:多数地方都有提供,ACT上多半有免费的wifi,高海拔Yak Kharka之上可能会收取费用,ABC在Chhomrong后基本上wifi都要额外付费,信号品质不一,好坏比例约3:7
#插座:有些房间内附有插座、有些只有餐厅有多人分享的插座,多数地方充电免费,高海拔则有些地方充电要收费
#晾衣处:有些有阳台且有晾衣绳、有些则是户外晾衣处
#洗衣服务:有些地方禁止在浴室内洗衣服、有些地方有提供付费洗衣服务
个人经验:
在健行的过程中,每晚都能睡在床上、睡在足以遮风避雨的室内、能享受相对现代的设施,已经是莫大的享受了,所以基本上环境干净,床垫没有很扁的话,我对teahouse已满意了,都可以睡得不错。比较特别的是,我在Tiri意外住了homestay,受到当地人温暖的款待,很感动!
关于Wifi......
Wifi的品质则不可太过要求,因为在高山上有Wifi就已经很神奇了,多半能传一些文本讯息,有几家teahouse的wifi信号很好,就趁机多传点照片了,若要求跟家人报平安,除非没有wifi或故障,多半都还可以。ACT上的teahouse都会强调"Free Wifi",正常来说到Yak Kharka都还有Wifi(不确定是否要付费)。但此行在Manang过后,我刚好碰到Wifi都坏了的情况,所以直到Muktinath才又有Wifi可以用。ABC上比较多teahouse会要求额外付费才能使用wifi,正常来说ABC全线都有Wifi可以使用,但此行在Deorali之后我也碰到Wifi都坏了的情况(ABC的Wifi也坏了)。
关于充电......
若是房间内就有插座是最棒的,可以直接在房间内充电。若房间内无插座,则需要到餐厅用多人共用的插座来充电,这种多人共用的有时候会接触不良或插头常掉落,摆了一段时间再回去查看时会看到插头早就掉了根本没充到电......。到高海拔的话,各种资源都很稀少,所以有时候充电需要额外付费。此行我还有带吹风机,基本上只要有插座的地方、没停电都可以用,但在高海拔曾有一次,手机充电免费,但用吹风机要额外付费。
我自己携带的电子设备包括:手机、行动电源和相机,通常都会确保行动电源至少还有两格电以上,以免碰到之后入住的teahouse停电或充电要钱,另外有带「
SAMPO 声宝双USB 万国充电器转接头」,这样若房间内只有一个插头,可以用这个转接头,这样同时可以充相机电池和用USB充手机,也可以把另一个USB孔分给驴友使用。
最后,尼泊尔其实蛮常停电的,半小时至数小时都是有可能,或着为了省电,teahouse主人会在多数人都入睡后就把电源关掉,这些时候都无法充电(当然也无法用wifi拉XD)。
2)三餐
在ACT和ABC上经营teahouse都是经过政府核发执照,为了避免拉抬价格或削价竞争,菜单和价格都是有经过审核,也因此,从第1天到第30天,除了特定地区会有该地的特产外,每天看到的菜单都大同小异......,不外乎面包、麦片、马铃薯、面包、汤、意大利面、饭、咖哩、甜点(苹果派!),有些地方有pizza和汉堡。肉类的话都较高价,主要是鸡肉、髦牛肉和罐头的鲔鱼为主(此行为了避免肠胃出问题,我全程都没吃肉)。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一些比较繁荣的村子(例如Manang、Jomson),还有义式咖啡和巧克力蛋糕,西化真的很严重XD。另外,很神奇的是,虽然品项都一样,但每一家teahouse煮出来的味道都不太一样,我最喜欢吃的算是意大利面吧!尤其是搭配髦牛起士(yak cheese),十分美味阿!
![]()
Fried veg and egg potatos,马铃薯类的料理会吃到很撑,后来我都不敢点了....
![]()
咖哩饭、veg pizza和苹果派,两人分享!
![]()
在Manang地区特有的Seabuckthorn Juice
![]()
尼泊尔当地食物Daal Bhaat,有饭、豆子汤、蔬菜、咖哩和脆饼,很好吃
![]()
在Manang喝到香醇的美式咖啡以及吃到巧克力蛋糕觉得很不真实XD
10. 如果只能在ACT和ABC中选一个,要选哪个?
答案: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私心推荐ACT。
在行前准备时这个问题也曾困扰着我,ABC有着名的基地营,感觉就像是人生必去的路线,而ACT列为世界最受欢迎的步道,感觉也是人生必去的路线阿(只要是想去的路线都很容易变成必去的路线XDD)!那我到底该选哪条?本来考量着自己没有多日纵走的经验,若要一个人走,还是先选难度较低的ABC吧,没想到行前一日遇到加拿大驴友,就改变了我的计划,决定先走ACT,再看看要不要也把ABC走完,也因此,我有幸能在30日内走了ACT和ABC。
来简单比较一下ACT和ABC:
1)最高点:5416m/4130m
2)所需天数:17-20日/8-11日
3)文化氛围:藏族聚落、佛教/Gurung聚落
4)亮点:多处宗教重镇、Thorung La隘口/鱼尾峰、安娜普纳基地营
走完这30天,我对于这个提问有了答案,虽然ACT和ABC各有特色,自然景观也很难比较何者较美,但我个人私心喜欢ACT胜过于ABC。原因在于:
ACT不论在自然景观(森林、竹林、峡谷、草原、雪地等)、文化氛围和宗教色彩上都极为丰富,沿途行经的村落确实是当地人居住的所在,在过Muktinath后更有机会走替代步道,深入一些极少外国人的小村落(例如Tiri,我意外住在homestay中),可以稍微体验宁静的山中生活。在ABC,可能因为低海拔的景观跟台湾的山林太像,在3000公尺以下说实在我没有感到特别惊艳,且沿途经过的村落多半都是为了健行者而设的teahouse和商店,商业气氛浓厚,文化氛围显得薄弱。
![]()
在ACT上,从Upper Pisang到Bragha经过的佛寺
![]()
在ACT上,宛如沙漠中绿洲的Kagbeni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花这么多时间在步道上或无法负荷5000公尺以上的海拔,ABC还是有其精彩之处,特别是从Deorali到基地营这一段的景观着实非常壮观,走在其中的我也是感动不已,而安娜普纳基地营周围的景致也是令人毕生难忘!
![]()
在ABC上,从Deorali到MBC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在安娜普纳基地营看日出
关于ACT和ABC的比较,详细讨论可参考以下文章:
Annapurna Base Camp Trek Vs Annapurna Circuit Trek
▲
吸附走的路 Nicoles Wanderweg FB Blogger
朋友都戏称我为王吸附(seafood),但其实我就是个流浪律师。花了人生最精华的青春岁月都在念法律,年届30在前途茫茫时去了一趟澳洲,人生开始走在曲折的山路上。现居苏黎世,常去一些没太多人的地方健行,顺道将所见所闻及当下悸动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