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 注册 登录
游记

开着家去旅行~勇闯动物天堂 【纳米比亚】

108 37 17902
noahsu 的头像
noahsu
#1
旧 2019-05-18, 02:16
开着家去旅行~勇闯动物天堂



► 2010年,我们第一次踏上非洲土地并书写了向自由一书,也在客栈的非洲好文分享了16篇文章。

因为生活苦闷,因为存在焦虑,因为自我认同危机,不管是去旅行,还是只是单纯得想远走他方,在意识中总或多或少想追寻着自由,想从一成不变的生活规律中出走,从既定的身份中逃出,忘了朝九晚五的工作,甚至忘了不断妥协的自己。

旅行,尤其是自助游,可以自由规划自己的浪游路线,也正因为「自由」是每一个旅行者行囊里的必需品,带上自己,天涯有多远就走多远。旅行的自由,有趣了生活的苦闷,安抚了存在的焦虑,而在旅途中,多元文化的冲击,才更看清自己是谁。

这一趟非洲之旅,要从法国的塞纳河说起。

那一年,在巴黎左岸喝了一整个月的咖啡,每天同一时间报到、坐在同一个座位,点同样的咖啡,翻开在桌上的书,从齐克果、卡夫卡、卡缪、尼采到沙特,我看不到存在,我看不见自由。

是否因为有文明、有教化、才有自我存在意识?才会意识到「自由?不自由?」,意识到「存在?不存在?」、意识到「存在先于本质?」还是「本质先于存在?」。

为了「自由」,为了摆脱「文明」繁文缛节的自由,我是否该去向往动物「野蛮」无拘无束的自由,这种「野蛮」未教化的自由,不须要一本「存在与虚无」才能体现,也不须要一杯花神的咖啡才能抵达。

于是,我来到了非洲,让野生动物告诉我,什么是自由。

旅行了这些年来,这些国家,驴友从一人,增加到一家四口。选择了非洲蕯伐旅当作出版的第一本书,实在是因为这个地方,令人魂牵梦萦啊!

非洲回来之后,心底一直惦念着safari的生活,吉力马札罗山(非洲最高峰5895公尺)一直浮现在脑海里,有好多的想法在心里绕,从来没有消失过。

还记得离开时,吉力马札罗山的一路尾随相送,原以为转弯后就看不见了,但再转过下一个弯,她又波澜壮阔出现了,开了好久好久的车,走了好远好远的路,绕过好多好多的弯,她才完完全全再也看不见。每一次转弯前的道别,似乎她都在说,别忘了我,别忘了坦桑尼亚,别忘了吉力马札罗。我也一直对自己说别忘了,别忘了那个爬吉力马札罗山的我。


2014年7月,我们第二次踏上非洲的土地,带着当时1岁半的QQ去了北非摩洛哥,在满天星斗的撒哈拉沙漠中体验非洲的另一种风情。





2018年6月,我们再次踏上非洲土地,带着5岁7个月的QQ和2岁8个月的嫩嫩,全家人一起开着家在非洲旅行,勇闯动物的天堂纳米比亚(Namibia)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边,最早的住民为布须曼人(Bushman),在行前,我让QQ和嫩嫩看了《上帝也疯狂》的电影,电影中的主角『历苏』正是布须曼人,影片的部分场景也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另外,我们也去看了台湾野望国际自然影展中播出的《消失的王者:纳米比狮子》,透过电影让两个小孩对我们这次要旅行的国家可以稍微有一点点的了解。



【纳米比亚】
一半非洲、一半欧洲;
一半海洋、一半沙漠;
一半现代、一半古老。

纳米比亚在19世纪成为德国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这片土地交给南非托管,成为殖民地中的殖民地,直到1990年才正式脱离南非独立,是非洲最年轻的国家,主要语言有德语、英语、南非语和各种传统部落自己的语言。

纳米比亚的土地是台湾的23倍大,人口是台湾的十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二低的国家(每平方公里2.5人)。纳米比亚对生态保育非常的重视,立国之初就将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列为保护区,使得这里的一切还能够保持的这么的原始自然,而且是少数野生动物数量持续增加的非洲国家。草原上自由奔跑的野生动物,荒凉的沙漠、一望无际的旷野、欧式殖民风情的城镇,最重的是卫生环境良好,没有疟疾和黄热病疫情,不用像我们第一次去非洲前打了预防针、带了一大包的疟疾药物,这些都让纳米比亚成为我们想要带小孩子一起探索非洲的首选。(为了慎重起见,行前我们和往常一样带着小孩到台大看旅游门诊,询问当地相关的一些医疗信息)

▼我们在此行住宿和停留的点(旅行1个月,总里程6000KM)


纳米比亚每个热门景点的距离都超过5百公里以上,但是境内有铺柏油的道路不超过1/3,大都为石子路或泥土路,景点之间拉车5、6个小时很常见,要小孩子在车上坐这么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跟团就被排除在我们的选项之外,而当地大众交通又不是那么方便,于是最后决定自己开车,当小孩坐不住时还可以找个适合的地方停下来让他们活动一下,行程也会比较弹性。

于是在出发前1年半开始收集旅游和自驾的信息,国内这方面的信息不多,但是穷游网的信息相对较多,原来大仁哥陈柏霖在对岸的真人实境秀《花儿与少年》中被流放到纳米比亚,随着节目的播出连带吸引了很多人到纳米比亚旅游,讨论的信息自然而然也就跟着多了起来。纳米比亚属于右驾,开车方向和台湾相反,因为景点间路途遥远而且多是石头路,轮胎很容易被刺破,所以看到的信息是游客自驾发生意外的频率比起其他国家高出许多,穷游网纳米比亚版最热门的一篇游记作者就记录了她和丈夫两人自驾时发生严重车祸的过程,而在一个纳米比亚微信群组中也看到了多次大陆游客在当地自驾发生意外生亡的讯息,有了这些前车之鉴让我规画时有点担心但也因此能更仔细评估路况及了解可能遇到的状况,规划行程时尽量把每天开车的距离设计在300公里内,避免常疲劳驾驶。租车时也特别选了一台2017年出厂的4WD皮卡Toyota Hulux,新车虽然租金较贵,但至少车况会相对少很多。

在纳米比亚开车发生爆胎的频率很高,而且不容易找到人来帮忙,行前也特别在Youtube上看了如何换轮胎以及万一车子陷入沙里时要如何脱困的教学影片以备不时之需。
7月是纳米比亚旅游的旺季,车子和住宿一定都要尽早预订,一年前订好机票准备找租车公司时已经有很多家的车子都租出去了,差点遇到租不到车的状况。营地和酒店则是在9个月前都预定妥当。

纳米比亚热门景点酒店一晚的双人房非常贵,有些甚至可能超过万元,为了省钱,我们此行选择以住营地为主,露营纳米比亚非常盛行,营地设施也非常完善,依据地点不同,一晚的费用约台币250~2000。

我们租的车子包含了露营所需的基本配备,包括2顶帐篷,而帐篷就直接装在车顶上。我请租车公司将其中一顶改为加大尺寸(2.4 X 1.6 m),这样我们一家四口就可以一起睡。租车有依照人数附全套餐具、4个铸铁锅、两个瓦斯桶、一个冰箱、4张椅子、1个烤肉网、一个炭火夹、一张桌子、营灯......,露营该有的设施一应俱全。取车时除了花了一些时间学怎么样把帐篷搭起来、还了解4WD的使用时机及驾驶时须注意的事项。

▼QQ利用取车的空档画了我们在非洲的移动城堡

▼我们在非洲的【家】

▼冰箱(左)、厨具(中)、车厢内一个全新备胎、车底还有一个用过的备胎。

▼四人份的餐具

▼租车还附两桶小瓦斯,随时要煮东西都很方便

出了城市之外的道路夜晚没有路灯,而且夜晚是狮子、猎豹出来猎食的时间,因此取车时柜台人员特别叮咛禁止夜晚开车而租车合约上也有特别列出这项,万一发生意外保险是不给付的。国家公园内更是日落之后就把大门关起来,目的就是要禁止夜晚在园区内开车,保护人和动物彼此的安全。

纳米比亚位于南半球,7月是冬季也是旱季,夜晚的温度常常会到0度甚至更低,属于干冷的气候,为了保暖起见,睡袋我们自己准备。QQ和嫩嫩这趟旅行先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地球很大,同时存在冬天和夏天。从北半球的夏天飞到南半球的冬天。


▼驾车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大地,出了城市,沿路每天会遇到的车子不到10台,在纳米比亚开车要特别注意的不是行人和其它车辆,而是要留意随时可能出没的动物




很喜欢在这种环境中开车,体验那种最原始的自由,让生活在都市丛林中的我获得重生的感觉。



每个城市都有超市可以采买水、食物和日常用品,跟台湾的超市卖的东西都差不多,物价也和台湾差不多。


【营地】
即使开露营车,也必须在合法的营地过夜,随意野营可能会遭到狮子、猎豹和花豹的攻击而发生危险,只要留意国际新闻,就可以看到类似的事件。在出发前2个月,纳米比亚邻国的博茨瓦纳就发生一起猎豹跑进帐篷把人拖走的意外,该起事件的游客睡的是我们一般常见的搭在地上的帐篷,我们这种车顶帐相比之下应该会相对安全一点吧?


▼营地里的每个营位都距离很远,可以保有一定的隐私,除了国家公园外,私人营地的营位旁都有专属的浴室和厕所,但是几乎都没有屋顶,也很少有门,而且不管营地有没有水,一定会有现代化的马桶和淋浴花洒,想像你在满天星空下洗澡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啊?


晚上天气冷,我们升营火烤肉顺便暖暖身,每晚都是在满天星斗下随地而坐的烛光晚餐,最后再用小孩最喜欢的烤棉花糖做ending。

▼身为小童军的QQ总会帮忙生火




晚饭后,大人清洗餐具、洗衣服,兄妹俩常窝在一起,在晾满内衣裤的晒衣绳下,在微弱的的灯光下,共读着「西游记」和「滚豆儿」。



▼除了满月的前后几天,每晚都是清晰可见的银河和流星伴着我们入眠





【景点】
大西洋的风吹起八千万年的沙,造就世界最古老的沙漠,以及最高的沙丘。除了自然风光,这里还有电影《上帝也疯狂》中的原始部落,保留了布须曼人祖先在五千年前的历史岩画,这里的野生动物呈现出的是干旱中的蓬勃,狮子、大象、长颈鹿和剑羚羊都演化出在沙漠环境中生存的本领。
箭袋树森林Quiver Tree Forest
Quiver Tree又被称为Kokerboom,主要生长在纳米比亚南方和南非西北部,是南部非洲特有的植物,树形非常奇特,树皮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特别金黄,但它其实不是树,而是芦荟属的一种植物。
因布须曼人会将芦荟的树干挖空制成箭筒来放弓箭,故又名箭筒芦荟或箭袋树。
箭袋树在生长的过程中不断自己断掉旁枝,将水份发送树顶从而得以在干旱的区域生长。

▼QQ很安静的靠近岩蹄兔拍照,还提醒我要小声一点,不要把牠吓跑了





Giant's Playground
距离箭袋树公园5公里外有一个巨石游乐场Giant's Playground,同样属于箭袋树公园的老板所有,这里有非常多的巨型石块,这些石块是地下熔岩喷发后经过冷却所形成,形成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大约1.8亿年前
当地人叫为「巨人的游乐场」。
因为跟QQ嫩嫩说这里叫做,巨人游乐场。俩人就坚持要攀爬,说这样才是游乐场。
有些地方很高,看得爸妈心很怕。
尤其是妺妹,一直跟在哥哥背后,哥哥爬多高,她就要爬多高。


爬这么高,是要考验爸爸妈妈的心臓有多大颗吗?对冒险的忍受强度吗?


《苏丝斯黎 Sossusvlei》
纳米布沙漠紧邻大西洋,从大西洋吹向该地区的空气在经过寒冷的本吉拉洋流后变得非常干燥并冷却下沉,干燥的风将岩石风化为细沙和粉尘,成为一片广阔无垠的沙海,但这里的沙漠和我们之前去过的撒哈拉沙漠那种一望无际的沙海不一样,而是由许多高低起伏的沙丘组成,苏丝斯黎是纳米布沙漠(Namib Desert)中最着名的区域。

这里的沙漠又称红沙漠,有一说是沙漠越老越红,年轻的都很黄。较科学的原因是这里的沙富含铁,经氧化后,沙漠表面就变成了红色,随着日照角度的改变,沙漠的红在一天内千变万化,从橘红、暗红到艳红,其中日出和夕照这两个时段最能突显沙丘美丽的曲线。

苏丝斯黎的每个沙丘都有自己的编号。着名的45号沙丘,因为此沙丘距公园大门45公里,沙丘又呈45度坡度,因此被称为45号沙丘 (Dune 45)。它是公认曲线最好的红色沙丘,高325公尺,号称世界最高的沙丘。

大自然用八千多万年的时间堆一座325米高的沙丘 ─ DUNE 45

QQ看到沙丘,一个人勇往直前,一直往山上狂奔,把我们远远的甩在后面,4年前趴在慧娟身上爬上撒哈拉沙漠的小男孩长大了。

▼4年前慧娟背着QQ爬上撒哈拉沙漠的沙丘上看夕阳

▼4年后,我车才刚停好,QQ已经迫不及待独自一人奔向沙丘顶端,不知是否当时的景象已烙印在他小小心灵深处,感受到沙漠的呼唤







《死亡谷Dead Vlei 》
红沙漠里最独特的景观,它是Sossusvlei盐田里的一片干涸的白色洼地,也是数十棵百年古树的墓地。

在八百多年前,这里曾是一块长着金合欢树的绿洲。后来,河流改变了河道,金合欢树在绝望中死去然后干枯,从此,时间仿佛瞬间停格,这些树木就这样屹立了数百年。

天空怎么这么蓝,大地怎么这么红,那已干涸的河谷怎么这么白。








▼嫩嫩走不动时,QQ主动背着她走,旅行让我们的小男孩长大了吗?


《三明治湾Sandwich Harbour》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的景观是这里的特色,这里是世界少数可以看到『沙海交响曲』景观的地方。



▼这个沙丘的坡度非常陡,要爬上去非常不容易,但唯有爬上顶端,才能看到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的美景



《南回归线》
台湾有北回归线,这里有南回归线


《沙漠生态探索Desert Living》
纳米比亚的沙漠除了有狮子、大象、剑羚等大型动物之外,还有很多不易发现的小精灵,因此我们参加了半天的沙漠生态观察行程,跟着专业向导在沙漠里寻找他们的踪迹......




《Cape Cross Seal Colony 海狗保护区》
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海滩上挤满了海狗,数量多到甚至互相压叠。据说纳米比亚沿岸大约有250万只海狗,而纳米比亚人口也才200万左右。


《Spitzkoppe》
在纳米比亚的众多景点里,这里名气不大,但是这里巨石众多,有形如拱门的山体,而且整个园区范围非常大,很适合当作小男孩的冒险场。

兄妹俩在各式大大小小的岩石中冒险....






《寻找沙漠大象Desert Elephant》
纳米比亚以沙漠着名,罕见的沙漠非洲象群以此为家,我们参加了营地的寻找沙漠大象的行程,向导靠着自己的眼力和经验在广阔的大地寻找大象的踪迹。


《Twyfelfontein 颓废方丹》
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里列入世界遗产,主要保存2000到6000年前布须曼人创作的岩画,是世界最大的史前岩刻画集中地。出现的最多的是长颈鹿,向导解释说Bushman认为长颈鹿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因为它高昂的脖颈仿佛与天相连。




《Etosha National Park埃托沙国家公园》
埃托沙的意思是 『巨大的白色地区』,埃托沙国家公园成立于1907年,面积2.2万平方公里。

雨季时,盆地会形成水塘,但雨季一过,很快就会干涸。因此,在旱季时,只要有水塘的地方,就会吸引动物前来喝水,这时只要在水塘前守株待兔即可看到各种动物。跟我们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必须靠专业向导才能看到动物的方式完全不同,这里你可以自己开着车在国家公园内找到有水塘的地方等待动物自己出现。不想开车的人可以参加营地的行程或是坐在营地水塘旁等待动物自己出现。


















▼慧娟在向自由一书中写到:『猎豹每秒可跑出三步,在三秒内加速到一百公里,是动物界的法拉利。和风速般的猎豹一起在非洲草原赛跑,是我心中的另一个梦,我是说「开着车」和猎豹一起跑。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282981

我在2018年的纳米比亚行程帮她实现了这个梦想....

▼从没想到在纳米比亚,人和动物是那么的遥远却又那么的近








《达玛拉人生活博物馆Damara Living Museum》
达玛拉人生活博物馆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现了达玛拉兰地区原住民原始古老的生活智能,在达玛拉向导的带领下参观各个不同主题茅草屋,分别陈列着原始达玛拉人狩猎工具、草药、饰品、游戏娱乐物品,还有吸引人的钻木取火、原始的掷石子游戏。






《红泥人Himba》
辛巴族通常裸露上半身,并在身上涂满用红土混合黄油的红泥,红泥能在干旱气候避免皮肤水份流失、防止蚊虫叮咬,所以也被称为红泥人。这种混合的红泥里, 通常含有芳香的树脂,使她们的皮肤和头发被独特的橙色或红色包裹住,保持特殊的发型。





《闪族 San People》
一部8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上帝也疯狂》让世界注意到这个快要消失的神秘民族---布须曼人(Bushman)。因布须曼有贬低的意味,现在已正名为闪族(San People),他们主要生活在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安哥拉、津巴布韦、南非和坦桑尼亚。闪族在各方面与蒙古人种更为接近,为南部非洲和东非最古老的土着居民。长久以来一直过着狩猎和采集生活,大多仍处在原始社会的不同阶段。多信仰万物有灵,有部落图腾。他们以鸵鸟蛋壳存贮饮水。擅长岩壁画,用各种矿物颜料、石灰、油烟加水和动物油调合涂色,千年不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颓废方丹岩画就是他们祖先在5千多年前的作品。

我们有幸能跟这个古老的民族可以共度两天的快乐时光,跟着大人到荒原学习他们生活的方式、QQ学着做弓箭、嫩嫩学着在鸵鸟蛋壳上钻洞做项链、我们一起与他们分享食物,更多时候是和部落的小孩玩成一片,只要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即使言语不通仍然可以传达彼此的心意......











离去前,QQ、嫩嫩和这群闪族小孩约定长大后有缘再相聚.......这一刻,他们和非洲、和纳米比亚这块土地有了更深的情感链接


【小小摄影师】
此行,我把原本帮QQ拍游泳的防水相机OLYMPUS TG-2 给他,让他用相机纪录这趟旅行。教了他简单的开关机和如何查看拍的照片之后,剩下的就让他自己摸索。




▼QQ拍出来的作品让我非常惊艳 (以下均为QQ所拍摄)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282981




无聊的时候,兄妹拿着相机自编自导自演。

我们不也正期待孩子导演自己的人生吗。

在长大独立放手前,难道不须要多一点的练习与彩排。

后来发现,无聊的时候,是人生很重要的须求。






-------------------------
孩子,你的眼神,开始有了我看不穿的神情。
这是你成长的开始,也是我学习放手的开始。


女孩,妳眺望天涯的眼神,是我2岁多还在喝母奶的小娃儿吗?


生养孩子是人生的修炼。

人被赋予生命,必须付出生命,

才能拥有生命。

而陪伴就是最好的教养。

虽然是我牵着孩子去旅行,

但是孩子带着我看见世界。

原文刊载于:双鱼流浪日记-开着家去旅行~勇闯动物天堂
上传的缩略图
 

此帖于 2019-05-24 22:43 被 noahsu 编辑。
感谢 86
17902 次查看
dka 的头像
dka
#2
旧 2019-05-21, 11:53
谢谢大大的分享! 看完全文后超感动的。
Sunny背包流浪记 的头像
Sunny背包流浪记
#3
旧 2019-05-21, 12:09
好酷喔~~我家那三只看到大只的动物肯定会疯狂大叫!!!超爱的阿
闲云 的头像
闲云
#4
旧 2019-05-21, 13:56
好精采的非洲之旅,看了让人感动!
坂大的照片拍得真好!
感谢分享
感谢 1
joe6994
#5
旧 2019-05-21, 18:05
看了真的很想去体验,感谢你的分享,没想到小孩跟大人一起去旅行也有那么多的惊喜跟回忆,真的很棒。
感谢 1
loveawrybod loveawrybod 已通过手机验证. 门号所属国家:Taiwan
#6
旧 2019-05-21, 21:32
小孩的眼神,他们很幸福
感谢 2
michelle_cyj
#7
旧 2019-05-22, 02:10
你过着我最向往的生活
感谢 1
anapurna
#8
旧 2019-05-22, 07:38
真羡慕妳们一家人,这会是他们长大后的
养份,
感谢 1
willwantfly
#9
旧 2019-05-22, 12:30
这真的是小孩最棒的童年!
一起旅行生活学习。
很棒的父母愿意这样陪伴小孩。
感谢 1
Vivian1003 的头像
Vivian1003
#10
旧 2019-05-22, 15:36
你的文笔诚挚而温暖,纳米比亚相信是一个一生让人非常难忘的国度!很棒的分享:)
感谢 1
Linda Wang 888
#11
旧 2019-05-23, 00:27
太棒的分享了~
世界好大呀,带着孩子一起看世界!
q 的头像
q q 已通过手机验证. 门号所属国家:Taiwan
#12
旧 2019-05-23, 05:44
爸妈的身影原始的人们永烙小孩心灵
noahsu 的头像
noahsu
#13
旧 2019-05-23, 13:57
引用:
作者: Sunny背包流浪记 (原帖)
好酷喔~~我家那三只看到大只的动物肯定会疯狂大叫!!!超爱的阿
小孩子看到动物都会大叫,
有的是大叫,然后吓得跑开
有的是大叫,然后跑过去摸
感谢 1
noahsu 的头像
noahsu
#14
旧 2019-05-23, 13:58
引用:
作者: dka (原帖)
谢谢大大的分享! 看完全文后超感动的。

谢谢你耐心把全文看完,也谢谢你的赞美
noahsu 的头像
noahsu
#15
旧 2019-05-23, 13:59
引用:
作者: 闲云 (原帖)
好精采的非洲之旅,看了让人感动!
坂大的照片拍得真好!
感谢分享

谢谢你的赞美
非洲真的值得一去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