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 注册 登录
游记

我在德黑兰的一个月

53 10 25489
黄孔达
#1
旧 2019-06-25, 03:35
伊朗以前被称为背包客天堂,一直以友善的人民以及隐世景点而闻名。但近年伊朗政府或许因被制裁太久,为开拓财源而积极发展旅游业。香港这几年已有为数不少的旅行社开拓伊朗的旅游路线,满足一下怕自游行麻烦的中产的猎奇心态,情况近似乌兹别克。在各社交媒体上亦常见有关伊朗的游记。随着游客大量涌入,配套改善,在伊朗旅行的难度大大减低,甚至在各大城市会变得商业化。尽管如此,这国家现时仍算值得一游,对不少人来说仍相当有异国风情。加上大部分的人对当地依然有误解,虽然大多数是令人无言的把伊朗跟伊拉克混淆,但还是值得我写一篇分享当地经历。

伊朗最热门的旅行点大概是由Isfahan,Shiraz以及Yazd组成的金三角,Tehran大多草草跳过。但我这次不只是旅游,更是要在Tehr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里完成一个四星期的课程,所以我在伊朗的大多数时间都只能留在首都,本文的分享亦大多建基于我在首都的经验。

最后打着打着不经已打了近五千字,所以多打一个目录,希望看起来可以更有条理。

1.简介
2.签证
3.货币及物价
4.饮食
5.交通
6.景点
7.远足分享
8.感想

1.简介



三城距离相若,巴士大概四至六小时车程。



Isfahan城市干净,有一个巨型市集,手工艺品价格较便宜。



Shiraz封印古波斯帝国的光辉历史。



Yazd沙漠中的城市。可一窥神秘的拜火教(Zoroastrian)。

2.签证

首先讲一下签证。现在伊朗新推出所谓的E-visa系统,但操作依旧混乱。在香港,你先要在网上提交申请,再到领事馆交银行收条,签证才会开始办理。这方面网上信息充足,在此不赘。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我是由大学方面先办理学生签证的。可是我觉得学生签证三十天不够用,于是自己又在网上申请了一个旅签。结果学校方面给我表示他们不能在系统上递交申请,请我撤回旅签申请。但香港领事馆的小姐态度相当差,坚持申请不能撤回。适逢伊朗Nowrooz长假,于是我的签证在原定的到达日期仍未有弄好,幸好我的机票是到阿塞拜疆的Baku,所以我跟大学方面商量后便决定到Baku等签证。结果出乎意料,原来需时数星期的签证申请,在长假结束后一天便批出了,使我的行程只耽误数天,个中缘因会在下文详述。

最多人问我的问题是为什么选择伊朗。的确,即使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这次选修课程的目的地,二百名同学之中只有我到了伊朗。而当地的老师学生亦无不对我的决定感困惑:他们觉得往欧美去是更合理的选择,反正伊朗人不论富或贫大多都是以移民为目标。通常我会抛下一句「因为我还未到过伊朗」敷衍了事,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接受外国生的医科大学不容易找呀!欧美之外很多地方根本搜不到像样的课程,我寄过不少电邮但大多都没有回音。难得德黑兰大学有一个全英文的网上平台,收费又不贵(10USD一晚住宿,免学费),在他们接受我的申请之后我便懒得找其他的了。但其实Abbas Kiarostami和Jafar Panahi的电影s都影响我很深,使我想一探这个伊斯兰国度(不过我在伊朗认识的大多数人都未有看过两位大师的作品⋯⋯他们偏好荷里活电影⋯⋯)。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299512

这里附上德黑兰医科大学的链接,有兴趣的人可以试一下:
http://gsia.tums.ac.ir/application

3.货币及物价

话说回头,这时候到伊朗绝对是明智决定。因为,实在太。便。宜。了!虽然这样说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伊朗人有点过分,但事实是在Trump在去年突然退出伊朗核协议之后,伊朗的货币急泻,但人工当然没涨,本土的产品也不能涨太多(不然政府的领导岌岌可危)。虽然外国的货物变相贵了不少,例如有本想买一部平版电脑,本来只需一个月的工资,但Trump弄一弄之后便要用两个半月工资才买到,只能打消念头,不过现时他们用旧手机还是能撑过去的(街上大量的市民都是用古老型号的苹果手机)。



伊朗货币价值变化。虽然伊朗Rial一直稳步贬值,但Trump的力量强太多。

提到价币,伊朗的标价系统一直为人垢病,皆因太容易混淆。基本上,在纸币上印的是Rial,商户口头上说的价格是Toman,价钱牌上标的多是Toman,但有时会标明是Rial。简单来说:

50000 Rial=5000 Toman=5 Toman~=3 HKD

注意因为市面上用的货币最小基本上是5000Rial(500Toman),所以很多时候Toman的「千」都会被省略掉。差一千倍的很难弄错,但Toman与Rial因物价低的关系有时候便会混淆。加上上图是Bonbast的黑市汇率,官方的依然在4000左右。但所有德黑兰的找换店都会显示上面的价钱。一般美元最好换,欧罗其次,但有时找换店会不够现金。Ferdowsi Square上的店有时不能换,可以试试街上面换钱的人,价钱稍差。我通常会到Valiasr大街上的店换(街很长,大约在中部至北部会有更多找换店)。换钱不难,但记得带足够现金。不过这样复杂的汇率使得一些人会尝试骗游客,刚到涉时尤其高危。我在陆路过关后便先有人向我报上官方价钱,再有人用Rial装Toman(十分之一的钱),使我对这国家的第一印象极差。

以下让大家感受一下伊朗物价(非游客店价钱):

一般头巾:20000-30000 Toman
衬衫:60000 -100000 Toman

早餐(炒蛋+面包+茶):9000 Toman
鸡串烧+饭/面包:18000 Toman
鲜红萝卜汁+雪糕:7000 Toman
朱古力奶(200mL):2500 Toman
一人份Pizza(免费送货):25000 - 40000 Toman
水烟:10000-20000 Toman

市内地铁单程:500 - 1000 Toman
四小时VIP巴士:35000 - 50000 Toman
市内的士(五公里车程): 8000 - 10000 Toman

4.饮食

顺便可以讲一讲伊朗人的饮食。其实伊朗不同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色食物,不过在德黑兰最受欢迎的要数到快餐店。美式快餐不受制裁的影响,完完全全成为了伊朗人生活的一部分。几乎所有快餐店都有售汉堡、炸鸡及Pizza,外送更不另收费,完全适合我这种整天呆在宿舍的懒人。



Sika是我最爱的快餐店,Pizza永远要配上Ketchup。



电影Crimson Gold的主角正是一名外送速递员。

比较本土的食物要数总有一家在附近的烧烤店。这价钱一般较贵,但本地人吃的多是一串鸡串/肉串加白饭/面包。基本上肉块是最贵的,其他的例如内脏/脂肪/蕃茄价钱相宜,多点不妨。虽然大多数的店都不会多收游客价钱,但建议点菜前还是要不嫌麻烦,逐一询问价钱,避免误点贵价食品。



我有时候会多点一个类似的汁来拌饭。但伊朗人通常不会点串烧再加一个汁,所以他们会以为我点了两个餐,会上两份饭。这时候把其中一份饭退回便可。



较有特色又为游客所喜爱的菜色要数Dizi,又称Abgoush,与阿塞拜疆的Piti大致相同。我的食法为先倒出汤,喝掉,再把内里的「汤渣」捣碎,以面包伴食。

此外还有一些中高价位的餐厅,例如Hadi restaurant,以自助形式营运,尽管价钱较高但仍长时间人山人海。这些餐厅的好处为有大量菜色可供选择,但价钱以波斯文写在餐牌上,点的时候需逐一问价。味道于个人而言十分普通,价格亦偏昂贵,不大推荐。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299512



随便拿满一盘结果收费1200 Toman(9USD),在当地可算天价。

5.交通

而德黑兰的交通网络十分完善,地铁及巴士路线四通八达,英文指示亦清晰。地铁单程500-1000Toman(往机场除外),但买票的话是统一1000Toman价钱。给果你会留在德克兰超过两个晚上,我强烈建议弄一张当地的公交卡。虽然很难回本,但至少省下每次排队买票的麻烦,加上一张卡的价钱小于一美元,拿回家作纪念也不错。

地铁的缺点是大约十一时左右便会关门,此时可考虑坐BRT,巴士的路线在网上可轻易找到。不过BRT好像是必须要用公交卡的,所以买一张以防万一也没差。长途的话地铁比巴士快,车厢内亦可见小贩兜售各样物品的奇景(网上有人说卖东西的大多是小孩,但依我观察,也许是失业率上升的关系,多数小贩都是以青壮年为主)。
如果有大件行李不想挤地铁,的士也不会太昂贵。虽然他们遇到游客必然会漫天开价,但当地人常用的Snapp可以为你免却讨价还价的麻烦,坏处是需要等司机;如果司机找不到你位置致电给你,可把电话递给随便一个路人求帮忙。Snapp也可用于估算的士价格,上面显示的价钱加个大约20%便很容易找到司机接载。



来往Karaj市郊在线的一对小情侣

6.景点

浅谈一下德黑兰的景点。Golestan Palace,Grand Bazaar及Jewelry Museum都相互邻近,是德黑兰一天游的热门景点。老实说这些景点除巴札外我都没去过,不便评论。



同样在市中心的Ebrat Museum。馆内不许拍照,刚好我埃及的朋友Whatsapp跟我讲我寄的明信片也许会带给他麻烦,便放上来凑数。前身是伊朗革命前关押政治犯的地方(再之前是女子监狱),现成了伊斯兰政权的Propaganda,对前朝的控诉。馆内有免费英文向导,但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另一个伊朗游客翻译给我听。这曾关押过不少名人,包括现在的革命领袖哈梅内伊。可惜内里展示用于逼供的酷刑尺度上与赤柬的Tuol Sleng相距甚远,看来这方面共产党可说是领先全世界。讽刺的是好一些关押的革命分子在立国后不久又被一些更激进的伊斯兰分子暗杀,看来伊朗现行的模式也是得来不易。






Saad Abad Palace

位处城市的北面,需要在Tajrish地铁站转的士又可到达。这基本上是一个偌大的公园,内有众多博物馆,是伊朗最后一个皇朝的皇宫。由于游客的票价太贵,我只买了White Palace及Green Palace的票。以装潢来说Green Palace比较值得一去,White Palace对我来说只是一橦平实的豪华公寓。从中可见当时的国王相当西化,亦成为了众多旅行者对伊朗现政府批评的依据。他们可有问到当时人们想要的是什么?





Tajrish自己也有一个Bazaar。虽然规模比较小,但游客也不多,路过可顺便逛逛。旁边是Shia的一个Holy Shrine,可随便进入(Isfahan的不能进!),也值得一游。有时间的可以沿着Valiasr大街往南走,一路都是下坡,可以走到南边的火车站。



Tabiat Bridge连接了两个公园,由伊朗建筑师设计,是个不怎么样但有很多当地人的景点。后方箭头的是Milad Tower,德黑兰最高的建筑,好处是上去的票游客和当地人是同价的,上面可饱览铁丝网下的德黑兰全景。




差不多的景点尚有一个人工湖。我对全人工制作的景点不甚感兴趣,但他们也许能救每天重复苦闷的伊朗人。





Karaj是西边的一个城市,以前是德克兰的一部分,现时两城有地铁连接。由于租金比较便宜,很多在德黑兰工作的人都住在Karaj。可这并不是旅游的地方。城市内几乎没有景点,仅有的也不开放。该算是市郊吧。



往Karaj的列车也停Azadi Stadium。伊朗最大的足球场,可容纳十万人。尽管场上没有十万个座位,观众会爬上围墙的顶部,又或是在最后排尝试挤出个头来,用尽方法观赏赛事。场上不用放烟火也会充斥着香烟的白雾,听不懂的脏话随时填满球场。或许因此现今女性仍然被禁止进入球场,但仍禁不了人们对足球的热爱,可参见2008的电影Off-side。

7.远足分享

如果真的要在德黑兰待一段时间,远足也许是最好的活动。

伊朗的朋友告诉过我四个远足的地方,但我只记得Darband及Darakeh。这都可从Tajrish乘小巴或的士到达,是当地人热门的郊游地点。




我在突如其来的一天假期到了Darband,到处人山人海。从下车的地方要走一段上坡路才到山径,路上都是游客店。吃了个差不多是市中心两倍价钱的早餐后,缓缓准备上山。



途上有人向我搭讪,便随便跟他一起走。他问我想走到哪,我说想试试走到Tochal缆车站,他回答说他会怎样走。



大多数人都是走到瀑布便完。但我跟着我刚认识的朋友,一直往不是山径的地方走,走了大概两小时他才承认自己走错了路。但走错路的风景也许更美。



回程的时候看见一群瑞典游客被骗。餐厅给他们上了两整盘的串烧,是他们点的数倍,即使他们多番用翻译软件交涉也不得要领,最后结账时才发现四个人要付上一百美元的天价。侍应还出示了制作他们串烧时的图片,仿佛告诉他们这是精心策划的,争拗也没有用。其中一名女生在一旁哭红了眼,用眼泪控诉着伊朗人把自己的不幸转嫁游客的悲哀。



8.感想

德黑兰到今天仍不怎么Tourist-friendly。满街的Farsi使人看得一头雾水,政府部门的效率不敢恭维,当地独立的银行系统都带给我不少麻烦。由于Visa及Mastercard等的卡在伊朗不通用,他们的银行发行了自己的Debit Card,而当地人即使是在超市买一瓶可乐都要用卡付费。因此市面上流通的现金不多,有时候用50000Toman(~4USD)买东西的时候商店会不够零钱找赎。

娱乐方面伊朗亦相当缺乏。身为一个Islamic Republic,所有酒类理所当然地被禁。尽管非伊斯兰教徒在法律上是可以制作以及饮用酒精,但市面上要买到酒仍是相当不容易。大部分的派对都是在某人家中秘密进行,如果想去必先找到当地朋友。同样,买酒的方法为先要找到一个联系人,再约时间地点交收,全程当然要用波斯语沟通。奉劝各位没有当地朋友的话还是乖乖戒酒数天吧。

更令人难受的是政府部门的低效率。我因为之后旅程的关系要办一个Visa Extention,而我很早便交齐了文档,但签证迟迟未好。于是学校方面安排了相关的职员跟进,结果他们在最后一天才告诉我他们需要E-visa的正本,但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完全没有跟我联系。我到了专门办理签证的警察局,安检方面倒是做得充足,里面则是一堆堆的文档及一群群的人围着有关的人员,七嘴八舌,一片沸沸扬扬。最后学校的那位职员跟办公室的将军寒暄数句,手起印落,我的签证顺利延长三个月。一整个月的工夫看来只是把申请书放到架上尘封了吧。



伊朗大概尘封了在八十年代吧。

学校的人经常问我,亲身到伊朗之后发现和想象中的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太难答,因为我在此之前看过不少游记,电影也看了不十出。我很难会有一些「伊朗是危险」或「伊朗很落后」的刻版印象,但说实话伊朗也没带给我太多惊喜。不过或许是因为制裁的原因,进口货物很难,慢慢这个国家便停留在革命后不久的美好时光,可惜人民在互联网的带领下已不愿再原地踏步了。

在政权的反衬下,人民对「美国」的热爱到了痴狂的程度。



伊朗政府渐渐发现再靠卖石油下去迟早也是要破产的,便积极推动旅游业,更弄一个半成品的E-visa出来。随着众多国家人民的涌入,一点点地洗却当地人的纯朴,穆斯林的友善渐成骗子手段。十年前隐世的粉红清真寺现在只能够拍人。



有一次我问了同学当地医生的工资。我觉得以伊朗的物价水平来说这工资水平算十分不错。但他们投诉他们国家币值低,不值钱。也许他们已经在想移民了。



最后讲一讲沙发冲浪。经常有人说伊朗是沙发客的天堂,但我觉得沙发主十分难找。在其他国家一般我send三个requests便能找到host,但在伊朗要发送大概7-8个才有人接受。加上最后接待我的人都有些奇怪,详情便不多说了。
黄孔达 在栈内其他好文
感谢 48
25489 次查看
johnnyxd
#2
旧 2019-06-28, 11:53
你好。 请问你一个月在伊朗。你带来多少现金去 ?
黄孔达
#3
旧 2019-06-28, 13:41
引用:
作者: johnnyxd (原帖)
你好。 请问你一个月在伊朗。你带来多少现金去 ?
我用了大约800美金。一个人带一千的话应该很足够了。如果想买很多番红花/鱼子/手工艺品的要多带一点。
感谢 2
bb123dd 的头像
bb123dd bb123dd 已通过手机验证. 门号所属国家:Taiwan
#4
旧 2019-06-28, 16:01
引用:
作者: 黄孔达 (原帖)
伊朗以前被称为背包客天堂,一直以友善的人民以及隐世景点而闻名。但近年伊朗政府或许因被制裁太久,为开拓财源而积极发展旅游业。香港这几年已有为数不少的旅行社开拓伊朗的旅游路线,满足一下怕自游行麻烦的中产的猎奇心态,情况近似乌兹别克。在各社交媒体上亦常见有关伊朗的游记。随着游客大量涌入,配套改善,在伊朗旅行的难度大大减低,甚至在各大城市会变得商业化。尽管如此,这国家现时仍算值得一游,对不少人来说仍相当有异国风情。加上大部分的人对当地依然有误解,虽然大多数是令人无言的把伊朗跟伊拉克混淆,但还是值得我写一篇分享当地经历。

伊朗最热门的旅行点大概是由Isfahan,Shiraz以及Yazd组成的金三角,Tehran大多草草跳过。但我这次不只是旅游,更是要在Tehr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里完成一个四星期的课程,所以我在伊朗的大多数时间都只能留在首都,本文的分享亦大多建基于我在首都的经验。

最后打着打着不经已打了近五千字,所以多打一个目录,希望看起来可以更有条理。

1.简介
2.签证
3.货币及物价
4.饮食
5.交通
6.景点
7.远足分享
8.感想

1.简介

附件 2817369

三城距离相若,巴士大概四至六小时车程。

附件 2817377

Isfahan城市干净,有一个巨型市集,手工艺品价格较便宜。

附件 2817381

Shiraz封印古波斯帝国的光辉历史。

附件 2817379

Yazd沙漠中的城市。可一窥神秘的拜火教(Zoroastrian)。

2.签证

首先讲一下签证。现在伊朗新推出所谓的E-visa系统,但操作依旧混乱。在香港,你先要在网上提交申请,再到领事馆交银行收条,签证才会开始办理。这方面网上信息充足,在此不赘。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我是由大学方面先办理学生签证的。可是我觉得学生签证三十天不够用,于是自己又在网上申请了一个旅签。结果学校方面给我表示他们不能在系统上递交申请,请我撤回旅签申请。但香港领事馆的小姐态度相当差,坚持申请不能撤回。适逢伊朗Nowrooz长假,于是我的签证在原定的到达日期仍未有弄好,幸好我的机票是到阿塞拜疆的Baku,所以我跟大学方面商量后便决定到Baku等签证。结果出乎意料,原来需时数星期的签证申请,在长假结束后一天便批出了,使我的行程只耽误数天,个中缘因会在下文详述。

最多人问我的问题是为什么选择伊朗。的确,即使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这次选修课程的目的地,二百名同学之中只有我到了伊朗。而当地的老师学生亦无不对我的决定感困惑:他们觉得往欧美去是更合理的选择,反正伊朗人不论富或贫大多都是以移民为目标。通常我会抛下一句「因为我还未到过伊朗」敷衍了事,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接受外国生的医科大学不容易找呀!欧美之外很多地方根本搜不到像样的课程,我寄过不少电邮但大多都没有回音。难得德黑兰大学有一个全英文的网上平台,收费又不贵(10USD一晚住宿,免学费),在他们接受我的申请之后我便懒得找其他的了。但其实Abbas Kiarostami和Jafar Panahi的电影s都影响我很深,使我想一探这个伊斯兰国度(不过我在伊朗认识的大多数人都未有看过两位大师的作品⋯⋯他们偏好荷里活电影⋯⋯)。

这里附上德黑兰医科大学的链接,有兴趣的人可以试一下:
http://gsia.tums.ac.ir/application

3.货币及物价

话说回头,这时候到伊朗绝对是明智决定。因为,实在太。便。宜。了!虽然这样说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伊朗人有点过分,但事实是在Trump在去年突然退出伊朗核协议之后,伊朗的货币急泻,但人工当然没涨,本土的产品也不能涨太多(不然政府的领导岌岌可危)。虽然外国的货物变相贵了不少,例如有本想买一部平版电脑,本来只需一个月的工资,但Trump弄一弄之后便要用两个半月工资才买到,只能打消念头,不过现时他们用旧手机还是能撑过去的(街上大量的市民都是用古老型号的苹果手机)。

附件 2817376

伊朗货币价值变化。虽然伊朗Rial一直稳步贬值,但Trump的力量强太多。

提到价币,伊朗的标价系统一直为人垢病,皆因太容易混淆。基本上,在纸币上印的是Rial,商户口头上说的价格是Toman,价钱牌上标的多是Toman,但有时会标明是Rial。简单来说:

50000 Rial=5000 Toman=5 Toman~=3 HKD

注意因为市面上用的货币最小基本上是5000Rial(500Toman),所以很多时候Toman的「千」都会被省略掉。差一千倍的很难弄错,但Toman与Rial因物价低的关系有时候便会混淆。加上上图是Bonbast的黑市汇率,官方的依然在4000左右。但所有德黑兰的找换店都会显示上面的价钱。一般美元最好换,欧罗其次,但有时找换店会不够现金。Ferdowsi Square上的店有时不能换,可以试试街上面换钱的人,价钱稍差。我通常会到Valiasr大街上的店换(街很长,大约在中部至北部会有更多找换店)。换钱不难,但记得带足够现金。不过这样复杂的汇率使得一些人会尝试骗游客,刚到涉时尤其高危。我在陆路过关后便先有人向我报上官方价钱,再有人用Rial装Toman(十分之一的钱),使我对这国家的第一印象极差。

以下让大家感受一下伊朗物价(非游客店价钱):

一般头巾:20000-30000 Toman
衬衫:60000 -100000 Toman

早餐(炒蛋+面包+茶):9000 Toman
鸡串烧+饭/面包:18000 Toman
鲜红萝卜汁+雪糕:7000 Toman
朱古力奶(200mL):2500 Toman
一人份Pizza(免费送货):25000 - 40000 Toman
水烟:10000-20000 Toman

市内地铁单程:500 - 1000 Toman
四小时VIP巴士:35000 - 50000 Toman
市内的士(五公里车程): 8000 - 10000 Toman

4.饮食

顺便可以讲一讲伊朗人的饮食。其实伊朗不同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色食物,不过在德黑兰最受欢迎的要数到快餐店。美式快餐不受制裁的影响,完完全全成为了伊朗人生活的一部分。几乎所有快餐店都有售汉堡、炸鸡及Pizza,外送更不另收费,完全适合我这种整天呆在宿舍的懒人。

附件 2817382

Sika是我最爱的快餐店,Pizza永远要配上Ketchup。

附件 2817375

电影Crimson Gold的主角正是一名外送速递员。

比较本土的食物要数总有一家在附近的烧烤店。这价钱一般较贵,但本地人吃的多是一串鸡串/肉串加白饭/面包。基本上肉块是最贵的,其他的例如内脏/脂肪/蕃茄价钱相宜,多点不妨。虽然大多数的店都不会多收游客价钱,但建议点菜前还是要不嫌麻烦,逐一询问价钱,避免误点贵价食品。

附件 2817380

我有时候会多点一个类似的汁来拌饭。但伊朗人通常不会点串烧再加一个汁,所以他们会以为我点了两个餐,会上两份饭。这时候把其中一份饭退回便可。

附件 2817378

较有特色又为游客所喜爱的菜色要数Dizi,又称Abgoush,与阿塞拜疆的Piti大致相同。我的食法为先倒出汤,喝掉,再把内里的「汤渣」捣碎,以面包伴食。

此外还有一些中高价位的餐厅,例如Hadi restaurant,以自助形式营运,尽管价钱较高但仍长时间人山人海。这些餐厅的好处为有大量菜色可供选择,但价钱以波斯文写在餐牌上,点的时候需逐一问价。味道于个人而言十分普通,价格亦偏昂贵,不大推荐。

附件 2817383

随便拿满一盘结果收费1200 Toman(9USD),在当地可算天价。

5.交通

而德黑兰的交通网络十分完善,地铁及巴士路线四通八达,英文指示亦清晰。地铁单程500-1000Toman(往机场除外),但买票的话是统一1000Toman价钱。给果你会留在德克兰超过两个晚上,我强烈建议弄一张当地的公交卡。虽然很难回本,但至少省下每次排队买票的麻烦,加上一张卡的价钱小于一美元,拿回家作纪念也不错。

地铁的缺点是大约十一时左右便会关门,此时可考虑坐BRT,巴士的路线在网上可轻易找到。不过BRT好像是必须要用公交卡的,所以买一张以防万一也没差。长途的话地铁比巴士快,车厢内亦可见小贩兜售各样物品的奇景(网上有人说卖东西的大多是小孩,但依我观察,也许是失业率上升的关系,多数小贩都是以青壮年为主)。
如果有大件行李不想挤地铁,的士也不会太昂贵。虽然他们遇到游客必然会漫天开价,但当地人常用的Snapp可以为你免却讨价还价的麻烦,坏处是需要等司机;如果司机找不到你位置致电给你,可把电话递给随便一个路人求帮忙。Snapp也可用于估算的士价格,上面显示的价钱加个大约20%便很容易找到司机接载。

附件 2817385

来往Karaj市郊在线的一对小情侣

6.景点

浅谈一下德黑兰的景点。Golestan Palace,Grand Bazaar及Jewelry Museum都相互邻近,是德黑兰一天游的热门景点。老实说这些景点除巴札外我都没去过,不便评论。

附件 2817384

同样在市中心的Ebrat Museum。馆内不许拍照,刚好我埃及的朋友Whatsapp跟我讲我寄的明信片也许会带给他麻烦,便放上来凑数。前身是伊朗革命前关押政治犯的地方(再之前是女子监狱),现成了伊斯兰政权的Propaganda,对前朝的控诉。馆内有免费英文向导,但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另一个伊朗游客翻译给我听。这曾关押过不少名人,包括现在的革命领袖哈梅内伊。可惜内里展示用于逼供的酷刑尺度上与赤柬的Tuol Sleng相距甚远,看来这方面共产党可说是领先全世界。讽刺的是好一些关押的革命分子在立国后不久又被一些更激进的伊斯兰分子暗杀,看来伊朗现行的模式也是得来不易。

附件 2817386


附件 2817387

Saad Abad Palace

位处城市的北面,需要在Tajrish地铁站转的士又可到达。这基本上是一个偌大的公园,内有众多博物馆,是伊朗最后一个皇朝的皇宫。由于游客的票价太贵,我只买了White Palace及Green Palace的票。以装潢来说Green Palace比较值得一去,White Palace对我来说只是一橦平实的豪华公寓。从中可见当时的国王相当西化,亦成为了众多旅行者对伊朗现政府批评的依据。他们可有问到当时人们想要的是什么?

附件 2817388
附件 2817389


Tajrish自己也有一个Bazaar。虽然规模比较小,但游客也不多,路过可顺便逛逛。旁边是Shia的一个Holy Shrine,可随便进入(Isfahan的不能进!),也值得一游。有时间的可以沿着Valiasr大街往南走,一路都是下坡,可以走到南边的火车站。

附件 2817371

Tabiat Bridge连接了两个公园,由伊朗建筑师设计,是个不怎么样但有很多当地人的景点。后方箭头的是Milad Tower,德黑兰最高的建筑,好处是上去的票游客和当地人是同价的,上面可饱览铁丝网下的德黑兰全景。

附件 2817368


差不多的景点尚有一个人工湖。我对全人工制作的景点不甚感兴趣,但他们也许能救每天重复苦闷的伊朗人。

附件 2817390

附件 2817391

Karaj是西边的一个城市,以前是德克兰的一部分,现时两城有地铁连接。由于租金比较便宜,很多在德黑兰工作的人都住在Karaj。可这并不是旅游的地方。城市内几乎没有景点,仅有的也不开放。该算是市郊吧。

附件 2817372

往Karaj的列车也停Azadi Stadium。伊朗最大的足球场,可容纳十万人。尽管场上没有十万个座位,观众会爬上围墙的顶部,又或是在最后排尝试挤出个头来,用尽方法观赏赛事。场上不用放烟火也会充斥着香烟的白雾,听不懂的脏话随时填满球场。或许因此现今女性仍然被禁止进入球场,但仍禁不了人们对足球的热爱,可参见2008的电影Off-side。

7.远足分享

如果真的要在德黑兰待一段时间,远足也许是最好的活动。

伊朗的朋友告诉过我四个远足的地方,但我只记得Darband及Darakeh。这都可从Tajrish乘小巴或的士到达,是当地人热门的郊游地点。

附件 2817374


我在突如其来的一天假期到了Darband,到处人山人海。从下车的地方要走一段上坡路才到山径,路上都是游客店。吃了个差不多是市中心两倍价钱的早餐后,缓缓准备上山。

附件 2817393

途上有人向我搭讪,便随便跟他一起走。他问我想走到哪,我说想试试走到Tochal缆车站,他回答说他会怎样走。

附件 2817394

大多数人都是走到瀑布便完。但我跟着我刚认识的朋友,一直往不是山径的地方走,走了大概两小时他才承认自己走错了路。但走错路的风景也许更美。

附件 2817373

回程的时候看见一群瑞典游客被骗。餐厅给他们上了两整盘的串烧,是他们点的数倍,即使他们多番用翻译软件交涉也不得要领,最后结账时才发现四个人要付上一百美元的天价。侍应还出示了制作他们串烧时的图片,仿佛告诉他们这是精心策划的,争拗也没有用。其中一名女生在一旁哭红了眼,用眼泪控诉着伊朗人把自己的不幸转嫁游客的悲哀。

附件 2817392

8.感想

德黑兰到今天仍不怎么Tourist-friendly。满街的Farsi使人看得一头雾水,政府部门的效率不敢恭维,当地独立的银行系统都带给我不少麻烦。由于Visa及Mastercard等的卡在伊朗不通用,他们的银行发行了自己的Debit Card,而当地人即使是在超市买一瓶可乐都要用卡付费。因此市面上流通的现金不多,有时候用50000Toman(~4USD)买东西的时候商店会不够零钱找赎。

娱乐方面伊朗亦相当缺乏。身为一个Islamic Republic,所有酒类理所当然地被禁。尽管非伊斯兰教徒在法律上是可以制作以及饮用酒精,但市面上要买到酒仍是相当不容易。大部分的派对都是在某人家中秘密进行,如果想去必先找到当地朋友。同样,买酒的方法为先要找到一个联系人,再约时间地点交收,全程当然要用波斯语沟通。奉劝各位没有当地朋友的话还是乖乖戒酒数天吧。

更令人难受的是政府部门的低效率。我因为之后旅程的关系要办一个Visa Extention,而我很早便交齐了文档,但签证迟迟未好。于是学校方面安排了相关的职员跟进,结果他们在最后一天才告诉我他们需要E-visa的正本,但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完全没有跟我联系。我到了专门办理签证的警察局,安检方面倒是做得充足,里面则是一堆堆的文档及一群群的人围着有关的人员,七嘴八舌,一片沸沸扬扬。最后学校的那位职员跟办公室的将军寒暄数句,手起印落,我的签证顺利延长三个月。一整个月的工夫看来只是把申请书放到架上尘封了吧。

附件 2817370

伊朗大概尘封了在八十年代吧。

学校的人经常问我,亲身到伊朗之后发现和想象中的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太难答,因为我在此之前看过不少游记,电影也看了不十出。我很难会有一些「伊朗是危险」或「伊朗很落后」的刻版印象,但说实话伊朗也没带给我太多惊喜。不过或许是因为制裁的原因,进口货物很难,慢慢这个国家便停留在革命后不久的美好时光,可惜人民在互联网的带领下已不愿再原地踏步了。

在政权的反衬下,人民对「美国」的热爱到了痴狂的程度。

附件 2817396

伊朗政府渐渐发现再靠卖石油下去迟早也是要破产的,便积极推动旅游业,更弄一个半成品的E-visa出来。随着众多国家人民的涌入,一点点地洗却当地人的纯朴,穆斯林的友善渐成骗子手段。十年前隐世的粉红清真寺现在只能够拍人。

附件 2817395

有一次我问了同学当地医生的工资。我觉得以伊朗的物价水平来说这工资水平算十分不错。但他们投诉他们国家币值低,不值钱。也许他们已经在想移民了。

附件 2817397

最后讲一讲沙发冲浪。经常有人说伊朗是沙发客的天堂,但我觉得沙发主十分难找。在其他国家一般我send三个requests便能找到host,但在伊朗要发送大概7-8个才有人接受。加上最后接待我的人都有些奇怪,详情便不多说了。
一盘结果收费1200 Toman(9USD)
一盘结果收费1200 Toman(9USD)???????


>>> 好贵,,
黄孔达
#5
旧 2019-06-28, 17:24
引用:
作者: bb123dd (原帖)
一盘结果收费1200 Toman(9USD)
一盘结果收费1200 Toman(9USD)???????


>>> 好贵,,
对不起打错了,应该是120Toman
所以说伊朗的价钱真的是容易弄错
SC阿德
#6
旧 2019-06-29, 02:21
就是因为有那些骗子人渣 有时候我们真的会伤别人的心 遇到人就先以"这货想骗我"为出发点... 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毕竟被骗一次损失可比别人帮你十次一百次还大

话说看了照片感觉比我想像中没有吸引力耶..或许要远离都市吧~ 感觉特色好像不足
剧毒新星
#7
旧 2019-06-29, 11:59
引用:
作者: SC阿德 (原帖)
就是因为有那些骗子人渣 有时候我们真的会伤别人的心 遇到人就先以"这货想骗我"为出发点... 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毕竟被骗一次损失可比别人帮你十次一百次还大

话说看了照片感觉比我想像中没有吸引力耶..或许要远离都市吧~ 感觉特色好像不足
对岸的这篇(分成两部份)直接说不推荐到伊朗旅游,说伊朗景点和地貌没特色、网络封锁厉害、饮食不吸引等等…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622628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070255

对了,楼主是香港人吧?
感谢 1
SC阿德
#8
旧 2019-06-29, 20:31
引用:
作者: 剧毒新星 (原帖)
对岸的这篇(分成两部份)直接说不推荐到伊朗旅游,说伊朗景点和地貌没特色、网络封锁厉害、饮食不吸引等等…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622628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070255

对了,楼主是香港人吧?
看了以后觉得真是可悲的国家

我自己在美国是有点半被迫去基督教会 真的是非常痛苦的一段日子 后来我就不去了 我以前从来不觉得宗教自由有多重要 真的被迫害了以后才知道是如此重要

任何一个逼迫人家信他们信仰宗教的政权/团体 我就两个字送给他们 败类!
感谢 1
黄孔达
#9
旧 2019-06-30, 15:59
引用:
作者: 剧毒新星 (原帖)
对岸的这篇(分成两部份)直接说不推荐到伊朗旅游,说伊朗景点和地貌没特色、网络封锁厉害、饮食不吸引等等…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622628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070255

对了,楼主是香港人吧?
有些地方不敢苟同,例如我在伊朗的网速很快,翻墙容易,食物选择也多。

但最想回应的是关于宗教方面的看法。很多时候旅客都会有一种selection bias,因为会主动与你聊天,能操流利英语的”当地人”都只是社会上的某一群,故此很容易忽略其他较保守的穆斯林。依我看至少半个国家都属于保守的一群。

至于清真寺方面,当然游客区的大清真寺都老早改成景点了,当地人都不会傻得在一片喧闹中礼拜。似乎是作者不愿意找还在运作的清真寺而已。

不过德黑兰着实是一个沉闷的都市。
感谢 1
剧毒新星
#10
旧 2019-07-01, 18:15
引用:
作者: 黄孔达 (原帖)
我用了大约800美金。一个人带一千的话应该很足够了。如果想买很多番红花/鱼子/手工艺品的要多带一点。
一个月800美金,是包括了住宿和膳食费了吗?
aceh
#11
旧 2019-07-10, 08:37
From July,hk Macau sar passport holders can enter Iran visa free...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