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新西兰最漂亮的雪场Treble Cone,景色比我想像中的还美,尤其是那种峡湾般的地形,和旁边山头的曲折凹痕以及鲜艳的颜色,Treeline比较低所以山上都没有树,这张照片完全没有用Filter或调过颜色,现场看比照片更迷人,感觉像是个小型的阿尔卑斯山雪场+挪威的峡湾+冰岛的火山地形,雪场大约是犹他州Snowbird般地中型大小,前几天刚下过雪所以雪况很好,再加上这个峡湾的景色是我看过最漂亮的雪场湖景,是我这趟旅程最享受的一天。
Ski Trip to New Zealand - Day 1 - Auckland
新西兰北岛奥克兰市的Waitemata港口,是毛利语The Sparkling Waters闪烁之水的意思,这次来到这里的观景塔Sky Tower的Sky Walk行程,到这里的观景台走一圈参观,这么高看下去脚有点软,导游是个很幽默的毛利人,跟我们讲说这里是世界上波利尼西亚人最多的城市,来这边对于新西兰对于毛利人文化的接受度和尊重非常的印象深刻,很多地名都是毛利语,景点的介绍都延伸到毛利人的历史故事,今天天气超好,大太阳照在水面上闪闪发光,果然是名副其实的Sparling Waters。
这次在奥克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行程就是在Waitemata Harbour的America's Cup Sailing Experience,可以实际搭乘这个比赛的练习帆船,还可以在船员的指导下实际参与操纵它。
America's Cup从1851年开始,由美国商人开一艘名为America的Schooner(双桅纵帆船)从纽约穿越大西洋到英国参加世界博览会开始,可以说是帆船界历史最悠久且最有名的比赛。
这次搭的船是75 foot Monohull (24公尺长单船身帆船)的NZL 68,原本是由一个德国俱乐部要用来参加American's Cup,最后没有参赛被新西兰的队伍拿来做为练习用船,现在则被用来给游客参与的体验行程,为了比赛轻量化,船上很少以舒适为目的的设备,少数的改装是加了一个引擎可以出入港口,和两边装护栏防止游客掉下水去,除此之外跟当时练习参赛的情况一模一样。
America's Cup的比赛用船标准不断在改变,之前改成双船身的Catamaran但在下一届2021年奥克兰举行的比赛又会改回像这艘船一样的Monohull ,不过底下会加上Hydrofoil船可以浮起来的那种设计,像赛车一样是各个船匠测试最新设计的实验场,真想试试看搭乘这种可以浮起来的帆船。
船中间装有这个突起的长条,当船在乘风破浪超过35度倾斜时可以用脚踩在上面,才不会从船上掉出去,当帆搭上了风全速前进时,那种速度感和倾斜的角度真是非常刺激。
新西兰是有名的帆船大国,出了很多出色的帆船选手,据说许多国家的帆船队都有新西兰的船员,导游开玩笑说奥克兰的船数应该多于这里家庭的数量,我们听从领队的指挥,这么大一艘帆船的Tacking(逆风大转向)和Jibing(顺风大转向)动作,竟然能够做的这么轻松,我自己玩双人小帆船时,做Tacking或Jibing后都要一直微调才能搭上风向,这次我们转向拉紧帆的时机和拉紧程度真是完美,完全没有浪费任何多余的力气,见识到真的厉害的帆船驾驭技术。
回程路上看到一艘Schooner(双桅纵帆船),中间的帆比前面和后面的帆还高,今天天气真好,能后体验到操纵这种竞赛帆船的经验真是我这趟旅行除了滑雪以外最让我留念的行程。
Ski Trip to New Zealand - Day 2 - Hobbiton
今天来到离奥克兰2.5小时远,魔戒中哈比人小镇的电影场景,这里是魔戒导演Peter Jackson在空拍时发现,把这里借来拍魔戒三部曲,这边即使到现在还是一个在营业的农场,一开始的厂景和房子都是用木板和塑胶搭成的,后来拆掉后又因为拍哈比人三部曲而用砖块重建起来,后来就变成得全世界魔戒粉丝的游乐园。
照片右上方数起来第二棵树,那棵在Bag End (Bilbo Baggins的房子)上的橡树,可是从台湾进口,玻璃纤维树干和丝做成的树叶,据说当初颜色被太阳晒到变色,导演要求每片叶子一片一片的重新漆起来,结果这棵树大概只在电影中出现几秒钟,可见Peter Jackson有多么地完美主义。
参观完还可以在Green Dragon Inn中吃自助餐,可惜今天下大雨景色看起来没那么漂亮,我也不是魔戒的忠实粉丝所以觉得这里蛮有趣但是没那么让人印象深刻。
Ski Trip to New Zealand - Day 3 - Wanaka
第三天我们飞到了南岛,先坐车到两个小时远的Wanaka,来看这个Lone Tree of Lake Wanaka,很奇妙地长在湖的中间,背后是新西兰南岛壮观的南阿尔卑斯山脉和Lake Wanaka,这棵树据说是新西兰最热门的照相景点之一,我们刚来的时候天气阴阴的所以我们就继续绕着湖散步,回程时运气很好太阳刚好出来才照到这张照片。
在Wanaka湖边的餐厅Lake Bar吃到超级好吃的Fish and Chips,不知道是不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心理作用,但我觉得不只是这家,而是我在新西兰吃到的好几家炸鱼条都比我在美国吃得任何一家好吃太多了。
Ski Trip to New Zealand - Day 4 - Treble Cone
好有创意明信片般地框架,可惜第一天滑时是阴天,今天意外地因为台湾滑雪社团Snowkon认识了Frank和Sharon一起滑雪,出来滑雪还可以认识新朋友和同好真是很棒。
Ski Trip to New Zealand - Day 4 - Marmite初体验
当有英国或纽澳洲人问你为什么台湾人喜欢吃臭豆腐这么臭的东西时,一个有创意的回应是,就跟为什么你们国家有人喜欢吃Marmite一样。
Marmite(马麦酱)一种使用啤酒酿制过程中沈淀堆积的酵母所做成的酱料,黏稠棕黑色像柏油沥青般的质感,闻起来味道也有点像,吃起来很咸且有很浓郁像豆腐乳的发酵味和麦味,是个需要多尝试才能习惯的味道,被许多人敬而远之,但在英国和纽澳洲还蛮流行的,跟臭豆腐之于台湾人的感觉有异曲同工之妙。
Marmite在澳洲被称为Vegemite,是19世纪末期由一个德国科学家发明的,在一次世界大战时因为有丰富的维他命B含量是士兵常吃的干粮,通常涂在面包上一起吃,根据Huge Jackman(下面有影片链接),第一次吃的人常犯的错误是涂太多在面包上吃,这样吃味道会太咸太重,有经验的人是把它当作盐一样涂一点点提味就好,另外我在网络上看到新西兰人还喜欢像照片中一样在吐司上面加上Salt and Vinegar洋芋片来吃,只加一点点来吃味道比较能接受,还是不怎么喜欢不过起码不会觉得很难接受了。
Ski Trip to New Zealand - Day 5 - Treble Cone
第二天天气转晴,从雪场的第二个山谷Saddle Basin坐缆车到山顶的Summit Ridge,从这里健行爬山上去可以大约40-50分钟可以到达2,088公尺高的Treble Cone山顶,来这边的前几天刚好有下雪,从山顶陵线下来一整片还有许多没人滑过的雪,我和老弟一步一脚印为了美景和Untracked Powder在这个山顶爬了好几次,真是滑得太过瘾了。
昨天爬上Trebble Cone山顶陵线后来一个招牌Indie Grab,多谢老弟在这边陪我跳了好几次才照到这张。
Trebble Cone山顶的后山景色,看起来有好大一片区域可以去滑野雪,雪场区域没有开发到那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雪季太短、资金不足或地形不适合之类的原因,真是非常可惜,感觉这里有很大发展成世界级雪场的潜力,不过可以看到这边的开发比较不足,从雪场的餐饮、住宿到这边上山的石子路可以看出来并没有能承载大批游客的基础建设,不过这样也OK,所以我才有机会和我弟独自享受这个美景。
爬了40分钟上来除了美景以外还有没人滑过的粉雪,想不到几天前下的雪,到今天竟然还有没人滑过的地方,瞬间觉得爬上来真是太值得了。
![]()
很不错的雪况人竟然这么少,整个山面看下去者有几个人吧,滑的非常过瘾。
雪场吃到的羊肉汉堡,照片照得不好,但羊汉堡肉鲜嫩多汁,浓郁的羊肉味道但是一点骚味也没有,根本就像是用美国Costco可以买到超好吃的羊小排打碎做成的,里面还加上微甜的甜菜片,汉堡面包比较像是Roll且软硬适中,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羊肉汉堡,想不到竟然是在新西兰的雪场吃到,如果要用一道菜来代表我这趟行程中的美食,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雪场的羊肉汉堡。
据说是世界上唯一个高山鹦鹉Kea,因为叫声像是Keeeea为名,是当地毛利人的圣鸟,非常地聪明且好好奇心,因为人类的开发现在面临绝种的危机,餐厅旁有很多标示叫我们不要喂牠们,因为人类的食物虽然好吃但是对他们健康不好,且太轻易取得食物会让他们丧失自然求生的能力。
Wanaka小镇中心有一家韩国烤肉,滑完雪大吃大喝超过瘾,还叫了新西兰羊排烤来吃,不过感觉没有美国Costco卖的新西兰羊排好吃。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380398
Ski Trip to New Zealand - Day 6 - Cardrona
位于Queenstown和Wanaka中间新西兰南岛最大的雪场Cardrona,离两个城市都大约是一个小时车程,但从Wanaka过去的车子己较难找,我们是买从Wanaka到Cadrona单程的车票但是从Cardrona到Queenstown是买来回的票然后只搭回去的车,虽然多花的点钱但是帮我们省了好几个小时车程让我们可以安排更多的行程,多谢Snowkon雪友Sharon的建议。
雪场大约跟南加的Bear Mountain差不多大,不过缆车只有4条左右,从山上滑下去最后都会到同一两个缆车所以队排的很长,不是很理想的动线设计,一棵树都没有的山景很漂亮不过看过Treble Cone峡湾的美景后这里的景色真的比不上,不过这里的跳台和特技公园很棒,有很多大跳台许多职业选手在北半球夏天时会来这里练。
Cardrona超大的跳台,后面的山景颜色真是漂亮,仔细看照片中间那个穿白色外道的双板小弟,真是飞超远的。
Ski Trip to New Zealand - Day 6 - Queenstown
Cardrona滑完雪后,我们坐车来到Queenstown的希尔顿,我现在出去玩都喜欢在旅程结尾时住个好地方犒赏自己,原本订一个一般的酒店房间,后来被升等成为一个有湖景的2 Bedroom Suite,真是多亏了老弟的强运。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380398
Ski Trip to New Zealand - Day 7 - Milford Sound
为于新西兰南岛西南边的峡湾Milford Sound,不只是Unseco世界遗产以外,也是新西兰最有名的景点之一,狭小的出海口旁边是超过1200公尺高,被冰河切割的山壁。
因为时间的限制我们选择坐小飞机当天来回,另一种行程选择是从Queenstown坐单程5小时以上的巴士,今天运气很好晴空万里,没有看过挪威的峡湾但这是我看过最壮观的峡湾景色。
行程还包括坐游艇游峡湾,从海平面看过去真是壮观漂亮。
即使有太阳但是冬天的气温蛮凉的,一直待在船顶上欣赏这里的美景有点被冻到,这时我们灵机一动,买了刚刚在小吃部看到的泡菜泡面,我和老弟各泡一碗用冰河水泡出来的冰河泡菜拉面,边欣赏世界遗产Milford Sound的美景,真是太过瘾了。
151公尺高的Stirling Falls,是这边两个最大的瀑布,我们船开的近到会被瀑布的水花给溅到。
回程小飞机上拍的雪山倒影。
回到酒店后就搭Water Taxi去Queenstown玩,从房门外的小码头就可搭船,会停几个湖边的饭店接人,可以避开车潮超级方便,可惜的是晚上10点左右是最后一班,玩太晚就要搭出租车回来了。
这边可以坐Luge滑下去,原本以为只是骗观光客的,想不到这还可以滑的蛮快的,不愧是Adventure Capital of the World。
这里的滑道看下去的风景真是美丽。
晚上参加他们的观星之旅,导游解释的超棒的。第一次找到南十字星(Southern Cross),好像只有南半球才能看到喔。
Ski Trip to New Zealand - Day 8 - The Remarkables
The Remarkables和Coronet Peak是离Queenstown最近的两个雪场,可以从酒店预定巴士来回,大约1小时的车程,中间上山一大段是石子路并不好开,可惜我们只剩一天的时间可以滑,且听说Coronet Peak比较小所以就选择了Remarkables来滑。又是一个Bluebird Day,我们运气真的很好,来新西兰前听说这里天气很不稳定,常常会因为大风或缆车结冰会关山,我们很幸运每天都有滑且有好几天大晴天和不错的雪况。
雪场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山下人有点多要排队,但上山后就不太用排缆车了,除了像欧洲雪场一样没有树所以可以到处滑以外,这边还有可以从山顶滑到山底的特技公园,有初中高级各种跳台和Feature可以给各种程度的人来玩,一趟缆车上去真是可以跳到爽。
这边有很多爬一下就可以到的Sidecountry,爬上去可以看到右边的Queenstown和Lake Wakatipu,和我们昨天坐飞机看的角度不太一样,这样的美景怎样都看不腻。
今天天气比较暖,雪被晒得松松水水的,这边跟山下到处都是人挤人比起来真是好太多了,花点时间爬上来真是非常值得。
这边滑下去还挺陡,这应该有60-70度陡吧。
还好没有太冰,板子45度下去多换几次边还可以滑下去,这应该是我滑过最陡的一个坡吧。
滑下来到结了冰的Lake Alta,这里可是魔戒电影里的场景之一(Lake Alta is the location of Dimrill Dale, where Aragorn leads the Fellowship down the slopes away from the Mines of Moria.),在这里我和老弟结束了我们最后一天的行程,能够拜访我一直想来的新西兰同时还可以享受户外活动的美妙,滑雪真是一个很棒且可以结合旅行的运动,这真是个令我难忘的一趟旅行。
原文链接:
http://alantlchao.blogspot.com/2019/11/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