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澎湖的印象还是定格在四十年前当兵的时候。一来想更新一下脑袋瓜,二来也想回到当兵的地方看看,当然享受澎湖夏日海岛风情也是一定要的。
当兵期间并未好好体会澎湖之美,印象中就是冬天风大夏日炎热 假日很少走到户外。风大到走路时身体要歪斜才能勉强平衡。有一次在工地明明是好天气,弟兄们都在纳闷,为何有雨水飘来脸上,众人往上风处看 哇! 原来有人偷尿被强风吹散开来。也因为冬天风大又冷,休假日就一伙人相约去酒店泡汤。
以骑单车的方式游澎湖感觉蛮合适的,这次在澎湖本岛的旅行,三天完骑才约100公里,道路坡度平缓,路面品质好,景点都有完善的休息区及饮水机。接下来就依我花甲背包客的视角带各位逛逛了。
Day1:嘉义布袋港 马公市 观音亭 往南骑到莳里 风柜洞 夜间在观音亭露营
搭船前先到布袋港附近的高跟鞋教堂逛逛:里面有游园嘟嘟车 亲子游乐设施及小吃部,不收门票。
晨光中的布袋高跟鞋教堂
布袋渔港
10:00布袋港出发 90分钟就到马公港了,单车托运费100元
先到天后宫祈求妈祖保佑一路平安
天后宫
帡幪台厦
澎湖观音亭亲水游憩区: 傍晚时分最美 适合拍照打卡及沙滩戏水,是安全性很高的戏水海滩,岸上有24小时都开放的淋浴室及冰温热三合一饮水机 实在是方便窝心。
傍晚的观音亭
夜间的观音亭
Day2:观音亭 湖西大城北营区 白沙乡 西屿乡 夜间在西屿池东国小露营
享受观音亭的美好早晨:晨泳 海滩散步,美景当前 感受沙粒在脚趾间滑动,波浪的轻柔拍打。
早晨的观音亭
早上6点已有十多位当地民众在晨泳
莳里渔民在晒丁香鱼:渔民边晒鱼还要边赶走成群的麻雀来啄食, 还真让人意外有这些恼人问题!
莳里路边的火山岩露头
莳里路边的团扇仙人掌花及海湾美景
团扇仙人掌及红色果实:果实淡淡的酸甜之味,是做仙人掌冰原料,拔取以及处里果实要很小心 很容易被细刺扎到,真是大刺易躲细刺难防啊!
莳里海湾退潮时裸露的蚵架
风柜洞:风平浪静无缘感受海浪冲击岩洞的豪气万千! 但在凉亭下与退休渔民闲谈在地退休生活也是另种趣味。
感觉澎湖的地貌有相当大的改变,以前从马路往四周望去就是一片半沙漠化景色,铁锈色的火山岩及其风化土壤,地上长满短草 天人菊 团扇仙人掌 龙舌兰以及突然冲高天际高声啼叫求偶的小云雀(澎湖县鸟)。低矮的榕树(澎湖县树)则是最普遍的行道树。
如今大地则是被整片银合欢覆盖,原本的短草 天人菊 仙人掌 榕树则悄悄的退到不起眼的角落。
小马路则变身为宽大优美的道路,两旁遍植肯氏南洋杉 木麻黄 及野生的银合欢,要看到马路之外的地貌已非常不容易。
小路两旁长满银合欢
大马路两旁长满银合欢 木麻黄 及高大的肯氏南洋杉,骑在树阴下凉爽多了
白沙通梁古榕: 保安宫
澎湖跨海大桥(民国85年落成)
白沙端
西屿端
旧的澎湖跨海大桥桥墩(民国59年落成)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490523
夜间在西屿池东国小走廊露营: 校园环境典雅幽静,一年级教室只有一间 从窗外看进去只有四组课桌椅,二年级教室也是一间 只有六组课桌椅,真是每个孩子都是宝啊 !
Day3:西屿乡附近景点逛逛, 下午4点从马公港搭船回嘉义布袋港
西屿巷弄中的咾咕石菜园
西屿的池西岩瀑: 步行通往岩瀑的小径上聆听海浪拍岸声就是一种享受。
二崁聚落保存区
咾咕石老屋
澎湖县花: 天人菊
西屿池西海湾及小池角小曲桥
四十年的睽违
以三天的单车慢游来回味
一年多的当兵过往
在陌生的地貌及卫兵狐疑的问答中 一时语塞怅然 !
然而
崭新的澎湖依然以它独特的迈力吸引着我
就如同它的地形 ~
永远张开双臂来欢迎慕名而来的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