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6 │May 30
赫马岛自助登岛八小时
冰岛观光始终以自驾为上策,否则无论时间与景观都会受制于观光团行程(除非人或钱够多可以自行组团)。赫马岛是一个例外,结合巴士与渡轮总算可以自助登岛,而且岛上多数景点徒步可达。岛上观光资源也丰富,例如是只此一所的白鲸野放适应设施(但构想本身不无争议)、冰岛最集中的海鹦繁殖群落、(远眺)冰岛最新冒出水面的陆地,当然还有让冰岛应对火山灾难实力充分展现人前的Eldfell火山。
即使有公交可选,来赫马岛仍是开车为妙。巴士早晚各发一班车,每程两小时要价HKD300,假使即日来回合共要搭5小时巴士换取7小时观光时间。赫马岛在行程规划的定位是看天气看心情「随缘就去」,很大程度上是南岸观光导游路经时大力推介加上天色美好才决定出发,然后因为翌日要回市区做检测,所以要放弃在岛上留宿。
如果是完善规划地来赫马岛,环岛固然可以顺路来访,假使来回雷克雅未克,在岛上留宿也能把往来交通的疲劳分拆两天,日照长的时候还可多花时间观鸟。因为一切随缘加上时间所限,行程真的只供参考,事后看来可能搭观光船会是不错的。赫马岛也有招徕邮轮停靠,夏天不时有小型豪华邮轮泊岸,官方更声称可供大型邮轮系泊外围(😦),不过暂时未有大型邮轮加入赫马岛的行程。
![]()
赫马岛自助一天游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489996#post11945719
07:39-07:50 搭12号巴士到Mjodd
08:00-10:03 搭52号巴士到Landeyjahöfn
10:45-11:40 搭
Herjólfur渡轮到赫马岛码头
12:00-13:45 Puffin And Volcano Tour
13:48-15:00
Gott 餐厅 Fish of the day
15:00-17:20 漫步熔岩小丘+Eldfell登顶
17:20-18:00 漫步市区与拜访Bonus
18:00-19:08
The Brothers Brewery
19:30-20:12
搭Herjólfur渡轮回
到Landeyjahöfn
20:49-22:45
搭52号巴士到Mjodd
22:56-23:07 搭12号巴士回家
起步之前,其实已经收集了一堆可行景点,其中有两个最终没有实现:
SEA LIFE Trust Beluga Whale Sanctuary
入场门票 ISK 2,100(包括海鹦疗养设施),连同出海观光的套票 ISK 9,900。计划构想是把从上海动物园转移的白鲸圈养在赫马岛一个港湾的订制围网之中,让他们踏出野放适应的第一步。两条白鲸于2022年7月执笔之时,仍住在岸上室内饲养池内,但根据
官方推特的公布,牠们应该会在入秋之前搬进围网。
经训练的海洋哺乳类动物通常都不容易在野外生存(曾经出没在爱尔兰Dingle的
Fungie海豚可能是异数),过去并没有成功部署野放的实践经验,养在海湾的白鲸在可见将来会一直与观光客互动,个中矛盾不免招惹质疑。没有来主要是时间与成本考虑,但也一提赫马岛
纯观光船也要差不多价钱,一小时
快艇海蚀洞观光索价更高。
Eldfell Museum
Eldfell 火山1973年爆发,5,000名岛民在大规模喷发前约两天撤离,5个月的爆发之后赫马岛镇内有三分一房屋被毁,熔岩与火山灰体积2.5立方公里,赫马岛的陆地面积向东北扩张了2.2平方公里,幸得当地周详的预案与临场应对,人命力保不失之余,经济命脉亦得以继续畅通至今。
博物馆同时介绍于1963年因火山爆发而冒起的Surtsey小岛,现时只有少数科学家可以登岛,确保物种群落繁衍不受干扰。门票 ISK 2,900 大概反映了上述情节引人入胜的含金量。博物馆内外都保留了熔岩破坏房屋的遗迹,而登上大剌剌的火山山顶不但免费,也花时间。踏足火山排优先,逗留两天也许会乖乖付钱参观。

在Mjodd登车,提着背着小行李的搭客很多。大部分人都应该是留宿一宵早去早回,晚上的巴士搭客少很多。

南岸观光路途再走一遍。转出Landeyjahöfn的公路开满鲁冰花,越近海边越满开。五月底花海就将近盛放是不是有点早?

渡轮公司建议观光客预先购票,不过星期一登岛大概没有这必要。登船口在楼上,从巴士抵达到开船有超过半小时,接驳时间充裕。

开船~从船上可以远眺西南沿海的火山们,别看甲板阳光普照,
风大得要命🎥。

顶着风势,赫马岛之靠近还是不可不看。

渡轮进入赫马岛的进港航道之后,在悬崖这边可以看到白鲸未来的新家。白鲸野放保育设施的观光只开放到十月初,估计2023年来访才能看到在海湾里的白鲸。

赫马岛在地质史上极其年轻。进港看到的地貌于一万年前形成已是最老资格(香港最年轻的岩石也有六千万年),之后有几千年其实是几座各不相连的火山岛,直至五千年前「圣山」Helgafell火山爆发,形成现时城镇与机场所在的「平原」把诸岛连成一体,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也造就渔业重镇,冰岛现有三分一的渔获产出来岛赫马岛。以冰岛来说,赫马岛的人口密度很高。
Puffin And Volcano Tour 不是本来行程规划,毕竟踏足赫马岛本身就一大笔开销,可是见到Ebbi本人,又觉得不如报名啦😂码头前有两三家观光业者,暂时它们在各自范畴都是垄断经营(=$$$),也找不到直接从雷克雅未克出发的赫马岛观光行程。

索价超过ISK13,000的一小时快艇团队准备出发了。另外也有大约 ISK10,000 的慢速观光船可选,定时在下午两点半出发。对海蚀洞兴趣缺缺,所以两个都pass了。
脑袋进入待机模式,所以对于为何在这里下车我完全没有概念。
观光团的两大价值体现:交通工具与说书人。在赫马岛或许徒步可以走遍(但未必可取),可是热心推广祖家的在地人嘛,Ebbi应该是众观光团导游之冠。
赫马岛海鸟千万,当地人会向攻击力较低、下蛋较多的海鸟埋手偷蛋。为了擒拿产在峭壁上的鸟蛋,男丁都要学得一手Spranga绝技,Ebbi每天两个回合为观光客示范抓着绳索左右飞舞,根本就是邮轮上在观众面前飞过的体操表演。由于事出突然,只
拍到Ebbi着地一刻🎥,不过他其实不算飞得高,YouTube有其他高手示范,重要的是没有当地人指导万勿尝试,虽然Ebbi说当地医疗设施一直都会准备好迎接断手断脚的笨蛋。

Herjólfsdalur:登山径有些许陡峭,留在平原还有价格相宜的木屋营地,火山壁包围的场地更是每年七到八月Þjóðhátið的节目主场。Þjóðhátið每年有超过一万人参与,大多数人都要扎营露宿,岛民有专属VIP帐篷,但其实也有代价:Ebbi说官方会动用各种方式「推动」家长为活动当义工,例如是免去孩子的课外活动费用。
除了拱型屋顶的舞台,Herjólfsdalur上另一地标是重现先民住屋模样的石砌房子。房子前方是古时遗迹,当地政府大约在十年前建成屋子之后未有加以管理,据Ebbi所述里面被人涂鸦不太整齐,而Google Map早年的图片,显示里面原本虽然有点烂尾模样,但也有桌椅开放公众使用,大概是避雨亭吧。

Ebbi打开现在重门深锁的土房子,我就知道观光团的钱被花到哪里去了。Ebbi在2020年初向当地政府签下四年租约整修房子内部,焕然一新很北欧很摩登。他说打算结合房子的历史氛围与冰岛各样半虚半实的saga伟人(「没有文献说他来过,但也没有历史记录说他没来过」),具象地向下一代解说冰岛的历史与民族。

构想中房子里会有这些saga主角的蜡像,布置出一个很时尚的自由邦时代伟人聚会场景。Ebbi的理想与行动力值得钦佩,不过他的构想恐怕要有很强大完整的讲故事配合才有意思。四年租约中有两年疫情,等到万事俱备之际可能已经是夏季以后,而租约后年应该就到期了,Ebbi看来要抓紧时间展现私家独占公家物业的价值所在。

走出屋外可见国家级名物大象石,但是从海上角度近观会更宏伟一些。Herjólfsdalur悬崖上其实已经有很多海鹦鸟巢,如果登山是有机会近距离看到一堆,抬头随便看都很可能看到牠们笨拙的登陆与飞行,但没有长镜头是拍不到。

跟着我们驱车前往赫马岛南端、以海鹦群居地闻名的Stórhöfði。出发前有研究过徒步来回的可行性,现场也有人一路走来,不过来了看鸟就会没时间登上Eldfell。如果在码头附近的Herjólfsdalur抬头爬山都能看到海鹦,远征两三个小时这成本有点高。
世界一的群落在数目上不会让人失望,但必须了解这些海鹦分布与器材的关系。

可能看不清楚,但这是哈比人洞穴的万家灯火版本,密度超级高,框内海鹦起码有几十只。旅程一开始,单眼相机用了十多年的长镜头被扭坏了(之后才知道很多人用两年就扭坏),沿途都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如果有长镜头,应该不用像Ebbi一样小心翼翼靠近最外围的海鹦,几十只慢慢拍个够。

有备而来 vs 阳春设备:其实那位先生不用跟大队看左边,对面满山都是海鹦。
海鹦没那么笨筑巢在旅游景点旁边,所以手机就算有变焦(我没有)也未必有满意收获。时值五月底某日中午,留在巢外的海鹦可能不算多。

我们其实已经靠得十分近😭海鹦繁殖季节是每年4至8月,来赫马岛肯定能与牠们见一面,徒步可以到Herjólfsdalur抬头找一找(可以先看网上片段辨认牠们的飞行姿势),有开车来 Stórhöfði 就肯定大饱眼福,强烈建议带备望远镜、长镜头。
赏海鹦要进入私人地方,现场有全职征收买路钱的绵羊老妈,跟Ebbi已有多年默契,他给的白面包牠都会吃,要是海鹦烟没于云雾之中,还有老妈面色可看。

在赫马岛,养绵羊俨如看守传统的兴趣活动。有些绵羊要带到离岛放牧,官方形容每年春秋把绵羊在悬崖边抬上抬下算是运动。冰岛人打从写成saga故事之前已经很清楚明白,在这人烟稀少的小岛只要有一个人疏于传承过去,就可能没下一个人会记得。

观光团接下来去了全欧洲最大风的地方(
360度全景:是日很弱鸡),还有在Eldfell火山口讲解了一下地质学问与当年的灾情。小草已经开始在火山灰之间长起来了。
1973年的火山爆发淹没了城镇三分一,所幸是官员果断利用渔船及时撤离居民(Ebbi说很多人抱怨要回家),所以熔岩小丘虽然掩埋了上千人的毕生家当,但没有一个亡魂,大概为冰岛现今准备火山爆发的自信打下强心针,也是赫马岛一大观光卖点。
熔岩小丘朝向海港入口的一边:当年另一壮举是向流动的岩浆喷射海水,成功制止熔岩堵塞渔民赖以维生的海港,现在进港航道拉长了,避风效果更好。熔岩小丘上稳固土层的鲁冰花尤其茂密,看似是刻意栽种(70年代是鲁冰花初见成效之时),反正观光业者应该不介意在火山上加多一个花海景点。
观光团中有不同类型的导游。Tomasz 比本地人更着迷于冰岛山水,Thora 很有本事但不掩饰导游是她的副业,Ebbi 是典型一片丹心要把老家发扬光大。接近600港元的价格(💸)除了保证每个团队人数有限,也是在支持 Ebbi 的讲故事大计。Ebbi 在地知识无懈可击有问必答,享受这种交流互动的话,你会觉得这观光团的钱没白花。

老远来到冰岛首屈一指的渔业基地(💸💸),不吃Fish of the Day简直罪过(💸💸💸)。Gott本来就薄有名气(赫马岛高评分餐厅意外地多),报名观光团还在Ebbi的办公室找到餐厅的九折优惠券,连咖啡埋单 ISK 3,771。紧接翌日在雷克雅未克又吃鱼,赫马岛这片白鱼不论鲜度与烹调都更出众。

又回到鲁冰花小丘上,登山前绕点路,看看Skansvegur路上的花海。

爆发后接近半世纪,岛上人口规模已回复至五千人左右,可是熔岩小山上仍然只得基本道路以及有点刹风景的废物处置设施,居民似乎没有要在熔岩小丘上进行开发。

花草之间不乏各种石碑木柱,都是居民为标志原本家园所在而矗立。

无处不在的海鹦,右边指向火山博物馆。

熔岩小丘上现在一片绿油油,最少有部分是人为栽种来稳固土壤。看完花海,马上就去登山了。

登山路径指示:在前半段不慎走错火山锥体边沿的另一边,那一带算是多分岔口,不过找对路之后就很清楚,因为前后左右都是毫无障碍物,山顶目标清晰(山坡下方也一望无际,所以畏高者不宜)。

50年前,这一带的脚下是小镇的东北海边,住满依赖赫马岛渔业的居民。
刚在两星期爬过Santorini静止几千年的火山口,今天来到诞生未满50年的Eldfell,健行其上的感觉其实没差那么远,火山灰都是滑滑的。
![]()
如此新近形成的火山未经长年风化,一整个火星表面的模样,沙石从脚下不断游离滚走,下山时坡度稍大就要小碎步慢慢走,建议穿抓地性能良好的爬山鞋。

俯览火山口:Ebbi已经带来下午的观光团队,又请大家搬一搬质量不同的火山石。沿着火山口边沿健行,人多走过的表面沙石好像没那么松动,不过登顶前有一段路左右都是斜坡(
全景看这里),心理上可能会有压力。除了从城镇一端登山,也可以从火山口直接爬上来,不过感觉上好像外围登山斜度比较平缓。
原帖地址: 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 https://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0489996#post11945719
南方的Helgafell,在那条马路开车看似爽度十足:Eldfell形成之前,赫马岛小镇居民抬头就只看到Helgafell,它在几千年前最后一次大规模爆发,把几个小岛中间的海面填平。当地人致力在Eldfell四周植草,就是希望达到类近Helgafell的大面积覆盖,可是赫马岛风大,种草都不是易事。

到顶了。山顶离水平面有200米以上,有人声称20分钟到顶,但体能一般的我从马路到山顶大概花了半小时,不专业休闲鞋也有少许拖慢脚步。山上通常比较大风,登顶一刻是内热外冷的状态,今天幸好风从东南方吹来,朝向北方火山口的一侧还是可以滞留小休看风景。
山顶地势全景看这里。

山顶有部分进路比较狭窄,加上脚下碎石不断溜走,有之前观光团的团友因为畏高,差最后几十米不敢走过来。在Eldfell,每走一步都在推动山体的风化侵蚀,平常健行轻易应付的小斜坡在这里都需要步步为营,毕竟一不小心滑太远就直接滚到火山口。
许多人到Eldfell山顶要坐一坐,另一个原因是要体验地面温感,大概是地铁巴士座位刚被别人屁股温过的感觉🌝 背风加上地热,山上会越坐越舒服的。

山上秘点是这个
有蒸汽冒出🎥的地洞,记得不要触摸地面。Ebbi说以前父母辈在山脚就可以直接把鸡埋在地里烤熟,可是几十年来地热消散很快,现在山顶那一两个
地洞已是仅余的冒烟点。

下山时,会正对着废物处理设施...这股气味,其实是不是直接在这里堆肥?

回到城里,工地建地基掀起表土,可以看到地底熔岩岩层的模样。

六点过后景点都关了,是时候回到待机模式。The Brothers Brewery名气不薄,在香港搜集数据期间已经浮上面。开首讲过,冰岛既然厂房大量生产的啤酒都很不便宜,手工啤酒价格相对没那么令人却步(ISK1,400),在这里也花了一个小时。
如果搭晚上能接上巴士的渡轮,在赫马岛可以逗留到七时过后,其实都可以坐下来吃晚饭,只是今天午餐已经破费了,晚餐只在Bonus买个三明治(要留意这家Bonus晚上七时关门)。

回到码头,展开三小时的归家大长征。

离岛上的狩猎小白屋都是可短住的,据Ebbi所说,基本上只有赫马岛居民才能以交年费的形式使用,主要是擒拿鸟蛋(和猎鸟...?)时用,不同小屋之间在设施的完善程度上长期竞赛,好厉害(也好贵)。

赫马岛之旅完了。这个地方大力推荐,Eldfell从梦幻花海踏进荒芜火星的健行体验尤其别开生面,然后从码头徒步就能见到海鹦,如此简便的观鸟在冰岛可能别无他处;还有好好吃的海鱼、性格鲜明的火成地貌,不必花钱就可以有充实观光体验,不过一如冰岛大多景点,天气对岛上观光体验起十分决定性作用。至于白鲸和火山博物馆大概是锦上添花,不过白鲸未来会被搬出搬入,参观前要查清楚实际状况。

一天里搭两趟车,这时间安排赛后检讨是略有保留。如果要搭巴士,留宿一夜早去早回会是比较舒服的选择
(观光时间未必明显增加),毕竟深夜才回到雷克雅未克有点累人。雷克雅未克城外行程全部终结,在雷克雅未克补完市内观光,就要回到水上飘生活。有点不舍制高点的家🥺